-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号方案.doc
七号方案
1 总体介绍
方案依托旧机场及白云新城轴线方向,形成了“历史之轴”和“文化之轴”两条轴线:“历史之轴”起于市民公园,延续到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前广场,轴线内容从“五羊赠穗”的神话开始,一直记叙到改革开放、亚运举办的城市发展成果;“文化之轴”起于白云公园,由南至北穿过公建群,轴线串接了数个以岭南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小园,意在创造富有广州特色人情味的景观空间。
方案通过文化长廊形成了完整而通透的城市界面,突出了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为主体的品字型三足鼎立的殿堂式文化建筑组群;透过长廊的空间联系与整合,画院和岭南新天地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综合体,与殿堂式建筑构成均衡互补。
单体建筑方案介绍
广州博物馆新馆
广州博物馆的总平面布局利用长方形的场地特征,通过“南北分区、东西分带”形成层层递进、分区明确的公共空间场所。
由北至南分别形成缓坡广场区、博物馆公共接待区、岭南客厅公共活动区、后勤服务场地等公共空间;由东至西分别形成岭南滨水景观休闲带、博物馆主题广场活动区、白云新城纵轴线广场活动区等公共空间。
建筑由地景平台、象征历史年轮的年代柱、浮起的白色云体、架空层、和八个具有竖向结构及功能作用的核心筒组成。
陈列展览区位于白色云体,分两层布局;教育及观众服务区位于地景平台北部,负一层西北角设置下沉广场与地铁出口连接;首层西北部设博物馆之友及学生活动区;东北部年代柱为三层通高的多功能演讲厅。
藏品管理区位于地景平台中部核心位置;安全保卫区位于藏品管理区外围;业务科研区及行政管理区位于南部年代柱位置;负一层东南角设员工餐厅,二层为两层通高布局的图书资料室,三层为专业人员研究室、展览设计制作等功能;四层为文物保护中心、档案室等;顶层设行政及业务人员办公,提供优美的观山环境。
贵宾休息区位于地景平台东侧,提供观山的休息空间,方便与多功能演讲厅、展厅、办公区连接;机电设备主要分布在负二层,其余各层分散布置。展厅空调、管线等设备利用展区上下的结构层进行上供下送,充分利用空间。
广州画院
广州画院的白色体量部分是建筑的创作区、办公区;广州画院的玻璃体量部分是建筑的展览区、交流区。
建筑与广东画院呈半围合状态,使建筑界面最大限度接触景观视域,借景入室。建筑设计了条形中庭,形成中央交往游廊,立体绿化垂直贯穿,使用者虽身处高楼也可享受园林之趣。此外,还充分运用岭南建筑雕琢空灵的特点,创造了许多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空间。
展览部分的公共空间向室外庭院敞开,结合室内坡道,步移景异。创作区中庭空间种植绿化,两侧有多处凉庭冷巷,贯通东侧交流区的观山大画框,顶部遮阳架子逐步抬高,形成放眼世界,海纳百川之势。
广东画院
广东画院东侧二层是参观、礼仪主入口,从公共服务轴的大平台直接进入。南侧有草坡、大台阶直上二层架空层,可作为市民平日休闲性进入架空平台的通道。西南侧有车库出入口,处于草坡底下,较为隐蔽。
画室离装裱室、鉴赏室、摄影室、材料仓库较近,后勤服务供应系统方便快捷,并有电梯方便运送与到达。贵宾接待室处在内部专用入口与公众展览厅的连接部位,既可通过参观主入口到达,又可从内部入口专门接待到达,方便不同的接待需要。接待室处在园林中部,面向内庭院,景观优越,是接待贵客、或画家平时赏画谈天的绝佳处所。餐厅独立于画院一角,靠西北侧,既方便办公人员,也考虑对外服务,同时减少对院内幽静环境的干扰。
办公及画室部分的水平交通,由建筑内部的条形中庭组织,中庭可种植绿化,两侧有多处凉庭冷巷,可延至露台观看室外景观;在建筑西半栋,设置了两处大面积空中庭院,两侧有围廊穿行,犹如天街徜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uray-pNet公共建筑能耗数据监测平台建设技术方案-上海桑锐.PDF
- T-DOC1000SDM—全程追溯灭菌流程管理中枢.PDF
- TemplateKindEditorfile2014100920141009103106_4934.ppt
- temp_10020308306263.ppt.ppt
- TheDesignofthePowerScientificandTechnicalProjects.PDF
- TIMeS-Oracle.PDF
- TIZ-stack开发和工作流程.doc.doc
- UAPV61培训——流程开发-用友UAP整合营销平台.PDF
- UCCTC清洁技术展示中心-AsiaSociety.ppt
- Untitled-Cummin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