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三 原料乳入厂验收检验 任务一 原料乳感官检验 任务二 原料乳理化指标检验 任务三 原料乳微生物指标检验 任务三原料乳微生物指标检验 菌落总数的测定 (GB 4789.2—2010) 教学目标 1、??了解菌落总数测定的意义2?、学习原料乳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和原理 3、掌握原料乳菌落总数测定检验程序 、操作步骤及结果报告 教学内容 一、原料乳微生物概述 二、平板计数法检验原料乳菌落总数 三、菌落总数其他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原料乳微生物概述 (一)乳中微生物的种类及贮藏中的变化 1、乳中微生物的种类 (1)产酸菌。指能分解乳糖产生乳酸的细菌 链球菌类:乳酸链球菌、乳酪链球菌、粪链球菌、嗜热链 球菌、液化链球菌。 乳酸杆菌类:嗜酸乳杆菌、保加亚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短乳杆菌、发酵乳杆菌。 明串珠菌属:其次 (2)产气菌。这类微生物能使鲜乳发酵生成酸和产气,能 使牛乳凝固,产生多孔气泡,并产生异味和臭味。 大肠菌群,主要有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这类细菌除产酸 产气外,还能分解蛋白质,产生异味,评价乳细菌污染程度 的指标之一。 丁酸菌类,主要有丁酸梭菌、魏氏梭菌等,使鲜乳产酸产 气 ,其中的丁酸,气味恶臭,所产气体量很大,可使凝固的 鲜乳裂成碎块,形成暴烈发酵现象。 丙酸细菌,也能使鲜乳产酸产气,丙酸菌的发酵可使干酪 形成网眼,并产生特殊的芳香风味,对干酪的品质有良好的 影响。 (3)分解蛋白质发生胨化的细菌 假单胞菌属,分解蛋白质能力极强,可将蛋白质 形成胺和氨,并产生不良气味。 液化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等使乳 产酸与蛋白质分解同时进行。 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等低温菌,能 在低温条件下使蛋白质分解,从而使冷藏乳腐败变 质并产生苦味。 (4)产碱菌。使鲜乳呈碱性的细菌 主要有粪产碱菌和粘乳产碱菌,粪产碱菌不常存在于肠 道内,由粪便混入鲜乳中;粘乳产碱菌常存在于水中,故通 常由水混入到鲜乳中,使鲜乳变为粘稠。这两种纽重子笔分 解柠檬酸盐为碳酸盐,而使鲜乳呈碱性反应。 (5)使乳变色的细菌 深蓝色假单胞菌产生的色素,在中性或碱性乳中呈灰 色,在酸性乳中呈蓝色。 黄假单胞菌在乳中繁殖时,分解乳中的脂肪、蛋白质并 产生淡黄色色素,从而使乳呈黄色,此外黄杆菌属的细菌增 后也可使乳呈黄色。 粘质沙雷氏菌在乳中纯培养可引起红乳,但通常情况, 由于其它细菌阢下量繁殖抑制了该菌生长,故红乳很少见。 (6)脂肪分解菌。能使甘油酯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菌 群。 主要有:荧光极毛杆菌、蛇蛋果假单胞菌、无色解脂 菌、解脂小球菌、干酪乳杆菌、白地霉、黑曲霉、大毛霉等。 脂肪分解菌。能使甘油酯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菌群。 多是使牛乳和乳制品变质的细菌,尤其对稀奶油和奶油 危害更大。 一部分脂肪分解菌在干酪生产上为有益菌。 (7)酵母菌和霉菌 鲜乳中常见酵母为脆壁酵母、膜脯毕赤氏酵母、汉逊氏酵 母和圆酵母属及假丝酵母属等。 脆壁酵母是生产牛乳酒、酸马奶酒巴的珍贵菌种。 毕赤氏酵母能使低浓度的酒精饮料表面形成干燥皮膜。 膜脯毕赤氏酵母主要存在于酸凝乳及发酵奶油中。 圆酵母属能使乳制品产生酵母味,并能使干酪和炼乳罐头 膨胀。 霉菌主要有根霉、毛霉、曲霉、青霉、串珠霉等,大多数 属于有害菌。 与乳品有关的主要有白地霉、毛霉及根霉属等,如生产卡 门墙尔干酪、罗奎福特干酪和青纹干酪时需要依靠霉菌。 (8)鲜乳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 常见的有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 溶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孚L链球菌等。 鲜乳的变质及其相关微生物 2、牛乳在室温下贮存时微生物的变化 新鲜牛乳在杀菌前都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存在,如果放置在室温(10-21 ℃ )下,会因微生物在乳液中活动而逐渐使乳液变质。室温下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抑制期 ( 2 )乳酸链球菌期 ( 3 )乳酸杆菌期 ( 4 )真菌期 ( 5 )胨化菌期 (1)抑制期 特征:牛乳中均含有多种抗菌性物质,它在最初阶段抑制牛乳中的微生物,使其中的微生物反而减少。 ( 2 )乳酸链球菌期 生鲜牛乳过了抑菌期后,抗菌物质减少或消失,其内的微生物迅速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5“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版).docx VIP
- 2024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历年考试真题.docx VIP
-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运动和力的关系(原卷版).docx VIP
- 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x VIP
- 悦纳自己——爱自己的100种方式(课件)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课(通用版).pptx VIP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5修订稿(定稿).docx
- 再生医学技术:2025年关节软骨修复研究前沿报告.docx
-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2023).docx VIP
- T CNAS 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