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59-SL_212-98.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 SL212-98 条 文 说 明 目  次  1 总则  3 一般规定  3.1 基本资料  3.2 锚杆材料  3.3 锚固设计的基本内容  4 锚杆体的选型与设计  4.1 锚杆体的选型  4.2 锚杆体的结构设计  4.3 锚杆体的防护设计  4.4 张拉力的控制和张拉程序设计  5 岩体预应力锚固设计  5.1 岩质边坡  5.2 坝基  5.3 地下洞室  6 水工建筑物的预应力锚固设计  6.1 预应力闸墩  6.2 闸室,挡墙  6.3 水工建筑物的补强加固  7 试验与监测设计  7.1 材料及被锚固介质特性的检验  7.2 锚杆的整体性试验  7.3 锚固效果的原位监测设计 制定说明   预应力锚固技术作为对边坡,围岩,基础和各种建筑物的加固手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工程实践表明,它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加固措施.这种加固技术,在国际上始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从60年代开始应用预应力锚杆加固大坝基础,70年代扩展到对闸墩和地下洞室的加固.现在几乎所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均不同程度的应用预应力锚杆加固高陡边坡,地下洞室,大坝基础,大型弧门的闸墩,也广泛应用于其他水工建筑物的加固和补强. 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应用广泛,还表现在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在我国已经发展到6000kN,锚杆的最大张拉力已达到10000kN;成功地研制出能施加相应张拉力,性能稳定的系列张拉设备;具有适应工程需要的,加工精度高,生产工艺严格,锚杆回缩量小,安全可靠的系列锚夹具产品;发展和研制了一批预应力锚固监测仪器,此外在造孔和锚杆施工方面也有了一套完整的可行的技术.这些预应力锚固配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我国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推进了我国预应力锚固设计和施工技术法规的形成.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和发展预应力锚固技术,规范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特制定本规范. 《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主编单位为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有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996年9月,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共同主持,邀请了冶金部,水 利部,电力部,工程兵等单位的预应力锚固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方面的专家参加了送审稿审查会,形成了《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送审稿)审查纪要(水规局技字[1996]0010号). 按照审查会专家们提出的意见的纪要的要求,规范编制单位又经过了近一年的工作,对规范进行了两次补充和修改并提出了报批稿.为了保证规范质量,规范编制组又邀请部分专家进行了讨论,讨论后又做了局部修改. 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是我国第一部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它集中了国内预应力锚固专家的智慧,力求全面总结我国预应力锚固发展的经验,反映我国当前预应力锚固的发展水平.但由于预应力锚固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及其发展的迅速,实施过程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并使该规范在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发展和设计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 1 总 则 1.0.1 预应力锚固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尽可能少的扰动被锚固的土体或岩体,并通过锚固措施合理的提高可利用岩体或土体的强度.所以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最为高效和经济的加固技术,因此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和迅速的发展.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利用钢丝或钢绞线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特性-用于建筑和加固各种工程,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早在20世纪初,预应力锚杆就做为一种新的支护手段,用于西利西安的矿山开采.进入30年代以后,阿尔及利亚的舍尔法坝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取得了成功.到50~70年代,则有更多的工程应用了预应力锚杆技术.这种高效,经济的预应力锚固技术,近年来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桥梁,矿山建筑,高陡边坡,大型地下洞室的围岩加固,大型弧门闸墩加固,坝基的加固,以及各种建筑物的维护和补强.在国际上对单根预应力锚杆施加的锚固力已达13000kN,在我国已发展到了10000kN.锚杆的结构类型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越来越先进.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也越来越普遍,葛洲坝,白山,漫湾,龙羊峡,李家峡,岩滩,小浪底,三峡等大中型工程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预应力锚固技术.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发展,规范应用条件,合理地利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保证工程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的应用范围是,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对坝基,岩质边坡,地下工程的围岩,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加固,补强等工程的设计. 1.0.3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种发展中的加固措施,工序比较复杂,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而且制约因素较多,又多用于隐蔽工程.在工程设计时必须详尽地掌握工程的运用要求和锚固对象的各种基础资料,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可靠的技术,因地制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