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

**江中下游(**市) 河 道 采 砂 规 划 **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2004年6月 审定、审核: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 编写: 前 言 **江中下游(**市)河道机械采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采砂规模越来越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类采砂机械遍布**江中下游河道,滥采乱挖、废渣回弃河道十分严重,对**江中下游的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加强**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使河道采砂逐步走向科学、依法、有序开采的轨道,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和《河道采砂(石)规划编制大纲》,**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 2004年5月初,我室受**市水利局委托,承担了**江中下游(**市)河道采砂规划工作的编制任务。接受任务后,我们成立了项目组,深入现场勘测、调查,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经研究分析,理论计算,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防洪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采砂规划的编制要求,于2004年6月底编制完成了《**江中下游河道采砂规划》。 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市水利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旅游局、建设局、水产局、**水文站及各有关乡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首次编制河道采砂规划,经验欠缺,未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指正。 目 录 第一章 河道(河段)概况 5 第一节 河道(河段)流经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5 第二节 河道(河段)概况 5 第三节 河道(河段)的防洪概况 8 第四节 河道(河段)通航概况 9 第五节 河道(河段)水环境、水生态概况 9 第六节 河道(河段)演变概况 10 第二章 河道(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11 第一节 来水特性 11 第二节 来砂特性 12 第三节 水库电站建设对输砂的影响 13 第三章 河道(河段)地质基本情况 14 第一节 地理环境 14 第二节 地貌特征 14 第三节 河床边界条件 15 第四节 河床地质组成 16 第五节 可采区地质情况 18 第四章 河道采砂规划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 第一节 河道(河段)采砂的基本情况 20 第二节 非法采砂造成的危害 21 第三节 采砂管理存在的问题 23 第四节 制定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3 第五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5 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 25 第二节 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25 第三节 规划的任务 26 第六章 规划的主要内容 27 第一节 禁采区规划 27 第二节 可采区规划 31 第三节 禁采期与可采期规划 54 第四节 堆砂场的控制数量及布局 54 第七章 规划的主要要求 59 第一节 规划的实施管理 59 第二节 规划的修订 61 第三节 规划实施的经费及来源建议 62 图纸 附图一 **江东、西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二 **江##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三 **江##溪河道断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四 东溪(DX)横断面图 附图五 西溪(XX)横断面图 附图六 ##溪(FC)横断面图 附图七 ##溪(MX)横断面图 附图八 十七个采区平面布置图(计17张) 附图九 **江东、西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 附图十 **江##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 附图十一 **江##溪河道断面采砂规划图 第一章 河道(河段)概况 第一节 河道(河段)流经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江中下游行政区域主要为**市,该市现共辖**岐、##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个乡镇、3个办事处、447个行政村、2107个自然村,是新兴的中国闽东电机电器城和沿海开放城市。 2003年**市总人口60.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58万人,占总人口的70.44%。全市土地总面积1880.1km2,其中海域滩涂面积80.1km2。耕地面积32.26万亩,其中水田25.42万亩,旱地6.84万亩。森林面积176.8万亩,森林覆盖率67.8%,人口平均密度为321.5人/km2,人均耕地0.53亩,人均林地2.92亩。 2003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89.2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0.54亿元,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例为3.7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555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256元。 第二节 河道(河段)概况 **市境内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临海。太姥山余脉屹立东部,西北面依着鹫峰山余脉,山脉呈南北走向,山峦重叠,溪流纵横。全省“五江”之一的**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市,形成一条向南开口的狭长河谷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