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的自杀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中的自杀防治

校園中的自殺防治— 老師可以做什麼? 劉安真 認識大學生的自殺問題 自殺率的急遽升高:民國80年,自殺死亡人數為1465人,民國90年,自殺死亡人數為2781人,民國91年是3053人,民國92年是3195(第九位)(男2157,女1038),自殺死亡人數隨年齡而上升 自殺率的升高,代表什麼意義? 自殺的成因 自殺的成因無法真正得知:100位自殺的人就有100種自殺的理由 壓力因應模式的解釋:將自殺行為視為是對負向壓力事件的因應。自殺行為可能與負向生活事件有關(例如:經濟上的困境、家庭或人際間的衝突),這些負向生活事件導致個人產生對生命的無意義感與對未來的無望感(hopeless),在此狀況下,個人可能將自殺視為是一種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大學生來說,與自殺最相關的負向事件是人際關係的失落,尤其是情侶間的分手。特別是那些曾經驗過家人間的失落的學生(如:父母離婚或過世) 終止痛苦的解釋:Shneidman認為,幾乎所有的自殺行為都導因於痛苦。自殺是為了終止目前的痛苦。許多自殺者有長期的心理困擾(例如:家庭問題),這些長期困擾影響或導致他們的的低自尊、問題解決能力差、負向的認知習慣、無望感等。 對青少年而言,自殺也可能是一種傳染或模仿。學者估計,約有1-13%的青少年自殺是一種模仿的行為。因此,媒體與周圍的人用什麼態度來報導或談論自殺事件,對青少年可能會產生相當的影響。最不好的報導與談論方式是美化死亡,或是將自殺當成是一種可被接受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綜合言之,自殺者在採取自殺行動之前,可能呈現出壓迫(負向生活事件的壓迫)、痛苦(難以忍受的心理痛苦)、混亂(對現況感到無能為力、情緒混亂)等心理狀態。自殺行為對他們而言,可能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終止痛苦意識的方式,也是對現況永遠的逃避。 澄清自殺迷思—自殺防治的第一步 說自己要自殺的人不會真的去自殺 :40%的自殺者曾經很清楚地告知他的自殺意圖,30%在自殺前一個月曾與人談論死亡的問題。 自殺行為沒有徵兆:多數的自殺不是一種突然的、衝動的行為,所以多半有徵兆可循 如果一位學生自殺獲救,他就不會再去嘗試 :24-72小時是危險時期 和學生討論時,不要直接提到「自殺」這兩個字,否則就會灌輸他這樣的念頭 :多數的自殺者對死亡的態度是矛盾與衝突的,所以直接與他討論自殺的議題,可以幫助他表達情緒與想法 每一位想自殺的青少年都是憂鬱的 :多數的自殺者是憂鬱的,但並不是每一位都是如此 如何發現處在危機中的人﹖ ──自殺行為的徵兆 對學生而言,明顯的徵兆是失去學習的興趣,常常蹺課。 言語的訊號: 「如果沒有我, 你們會更好」 「我要結束這一切, 我不要再忍受下去了」 「我不想再使你為難了」 「我想死了算了」 「你不會再看到我了」 行為的訊號: 為家人安排一些事, 將心愛之物送人或托人照顧 留遺書 個性或行為發生重大改變、食欲不振、失眠 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 社交孤立(退縮) 搜集一些自殺用品 長期憂鬱 自殺企圖 認知的訊號 悲觀、灰色的思想 一直往壞的方面想,看不到希望 思想型態與動機 逃避:希望逃脫目前的處境 控制:希望控制別人 傳達訊息:想要傳達一些訊息 希望和死去的人重聚 希望吸引家人或朋友的注意 希望避免懲罰 希望得到懲罰 希望終止一段人際衝突 希望報復活著的人 人格特質 低自尊、無望感與無助感、孤立、高壓力、叛逆、需要成就、較差的溝通技巧、依賴、罪惡感、憂鬱、較差的問題解決技巧 老師可以做什麼? 運用上述的知識來發現有自殺傾向的人 傾聽他的心情,並且表達你的瞭解 認真地看待此人所表達的情緒與抱怨,千萬不要輕忽他的感受 開始去擴展他對事情的知覺:如果他只看到負向,你可以協助他看到事情的其他層面(正向) 使他看到未來的希望 鼓勵他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老師可以用的辨識方法 未完成語句測驗: 「對於目前的生活,我感到….」 「對我來說,死亡是…..」 Beck自殺意念量表(可以請輔導老師至班上施測) * * 負向生活事件 憂鬱 Coping 失敗 認知僵化 無助感與無望感 自殺意念 社交孤立或寂寞 問題解決持續無效 自殺的壓力因應模式 *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