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docVIP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doc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1分)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2)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3)       ,风飘飘而吹衣。登东皋以舒啸,       。? 木欣欣以向荣,    。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2-6题(每题3分,共15分) A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 B.而后乃今培风 培 :凭 C.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D.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符合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B段.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5.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 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 “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分)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这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3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3分) 三、文学名著、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