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正确合理使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 冯 俊 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2011年11月 1 有害生物的特点与农药合理使用 2 农药使用与作物的关系 3 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使用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5 农药使用的经济效益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 7 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 正确合理使用农药所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为达此 目的,必须了解化学防治与其保护对象和防治对象及所处环境条 件的相互关系。 有害生物 环境条件 植 物 化学防治 农药的使用涉及到了由“有害生物”、“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所组成的平衡体系的方方面面,要达到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完全要依靠掌握农药这一武器、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人”。主要指在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后,用药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是化学防治法所依据的基本论点。 1.1 有害物生物种类与药剂选择 1.1.1 害虫方面   主要据害虫所属类群的特点、口器型式、体形大小及外表质地、营养条件和发生为害习性特点等,选用适宜药剂和施用方法。  1.1.2 病害方面   首先要了解致病菌的类属、发生特点、对药剂反应等方面的共性外,还要了解寄主植物的特点、植物和寄生菌对药剂反应方面的特殊性,从而在具体选用农药时,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1.1.3 草害方面   主要弄清楚农田中优势杂草种类的特点:单子叶、双子叶植物;阔叶、窄叶杂草;一年生、多年生;水田杂草、旱田杂草;和栽培农作物种、属、生物学特性的异同。从而正确选用适当的除草剂品种及合适的施药方法。                 1有害生物的特点与农药合理使用 1.2害物生物学特性与药剂使用 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和为害特征,做到适时施药。 1.2.1害虫方面 1.2.1.1 虫态   卵 期 因有保护层,神经发育未完成而反应迟钝;   幼虫期 为敏感期,但随龄期增大其敏感性也降低; 成虫期 规律不明,和习性、取食、活动及外表结构有关;     蛹 期 大多数杀虫剂反应很迟钝或不敏感。 一般情况下,对药剂的敏感性:幼〉成〉卵〉蛹 1.2.1.2 蜕皮期 蜕皮前:反应迟钝 蜕皮后:反应敏感 1.2.1.3 生活习性 钻 蛀 性:于蛀进之前施药; 潜伏性:活动高峰期施药; 地下害虫:种处或播前土处; 蚜 虫:造成卷叶之前喷防; 裸 露 性:小龄时施药; 蚧壳虫:孵化盛期未形成蜡壳之前施药。 对药剂反应差别很大 1.2.2 病害方面   准确的预测预报比虫害更为重要,且和寄主的关系密切。   一般情况下只能根据往年的经验及“防治历”,结合预测预报的科学数据进行施药保护。 一年一次侵染的——把好侵染关(如麦类黑穗,种处即可)   一年多次侵染的——于流行前(注意提前施药) 强调:植物病害中的适时施药是既很严格,又很灵活,不同的病害应根据其发生为害的特点确定相应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措施。 如:水稻穗颈瘟的防治 1.2害物生物学特性与药剂使用 1.2.3 杂草   除草剂的使用范围和施药适期是“多维”选择的结果。 一年生杂草:应抓住一个“早”字,最好于萌发期,最迟于3-5叶期 之前(?)。 多年生杂草:等到一定叶面积才能施药,但需在开花之前,不可刈 割或结合人工除草后才施药。 阔叶 杂草:萌发期以土处法防除; 等长到有一定叶面积后,靠形态选择、位差选择、生化 选择或采用定向喷雾法进行防除。   近缘种杂草:其形态、生长期、生长条件等均和相应的作物极为相 似甚至相同,故应以“选择性”除草法防除为主。 也可采用其它方法,如诱发除稗,选杂草最敏感时期(断 乳期)施药. 1.2 害物生物学特性与药剂使用   害物产生抗药性的现象是普遍的、必然的、绝对的; 不同害物种类之间及同一害物对不同种类药剂所产生的抗药性现象是相对的,在抗药性水平和程度上是难以严格相互比较的。   必须针对害物抗药性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用药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共同特点:即害物年发生世代多或可多次侵染,繁殖力强,种群增长迅速,解毒酶系活性高;药剂的作用点少,甚至是单作用点,使用中选择压力大。从以上特点着手,在决定用药对策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防止和延缓抗药性   对已经产生抗药性的有害生物的进行抗性综合治理 1.3 有害生物抗药性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