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坪中学龙锋老师做好事的故事
太坪中学龙锋老师做好事的故事
太坪中学龙锋老师做好事的故事
龙锋是太坪中学一名普通教师,今年35岁,也是蓝山较出名的写作爱好者,更是学雷锋的标兵,2007年被评为“永州市优秀教师”。翻开龙锋老师的人生历程,我们可看到默默帮助过500多人的龙锋,是2000多名雷锋精神实践者的带头人。
龙锋从读初中开始,他就将雷锋奉为自己的人生偶像,20多年来,有关雷锋的书籍和事迹材料是他必备的精神食粮;20多年来,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当老师,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帮助过500多人,带领同事、同学做好事达10多万次以上。
尽管这在一些人看来,不过是做了些“小事”。可他觉得,学雷锋、做好事,弘扬社会公德,就是要“勿以善小而不为”。他说:“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这正是当年雷锋所追求的嘛!”
我们在采访中,这位身材瘦小但精神焕发的青年教师笑呵呵地说:“不知怎的,我心中对雷锋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改名之初的行动
龙锋告诉我们,他原名叫谢立新,读小学时,因父母离异,家境贫寒,在大麻民族中学读初中时,他曾一度失学。是在班主任陈学春等老师的关怀下得以重返校园。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龙锋却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尽管如此,来自亲人、朋友和社会的爱,却温暖了他幼小的心灵。后来,书本上一个叫“雷锋”的解放军战士专门做好事的故事让他产生共鸣,让他萌发了新的思考:如何像雷锋那样去关心别人,去回报老师、同学,感恩学校和社会。
从此,他便把雷锋作为自己的“偶像”,并在日记中写下了一句话: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他便改中国龙的“龙”作姓,雷锋的“锋”为名。
龙锋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 一天放学后,龙锋和几个同学在学校门口浇树。只见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挑着一担瓜果杂货,迈着蹒跚的步子,一步一步往前挪动。龙锋急忙走上前,帮她挑担子。交谈中,龙锋得知老奶奶叫欧立新,因家境不好,子女又在外,老两口平日卖点糖果、瓜子维持生计。龙锋将此事记在心里。从此,每天蒙蒙亮,他就从学校溜出来,帮老奶奶把担子挑到乡里圩坪上,再赶回学校做早操。下午放学后,他再帮老奶奶把担子挑回去,每天往返4公里。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毕业那天,老人家老泪纵横地送给龙锋一双布鞋,当时他不肯要。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最终没能拗过老奶奶,现在那双布鞋龙锋还保存着,舍不得穿。
其实,在学校读书时所做的好事,龙锋自己也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蓝山一中读高中时,学校附近有位叫黄冬荣的八旬孤寡老人靠养猪度日。龙锋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但在课余时间带领学雷锋突击队员帮老人上山打柴、挑肥、种地,自己还用零花钱给老人看病抓药。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从未间断,一干就是8年。高中期间,龙锋多次被学校和团县委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和“学雷锋标兵”。
行动之后的坚守
高中毕业后,作为学雷锋标兵的他,被母校聘为临时工留校工作。他做过饲养员、干过门卫,还当过学校团委少先队辅导员。不管干什么工作,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
一中退休老教师彭程材动情地说:“1997年11月的一天,龙锋像平常一样在门卫岗位上值勤。这时,两个社会青年上课期间要求闯入学校找人,龙锋坚持要他们出示证件并办理登记手续。但两青年蛮不讲理,夺过一条扁担就朝他扑来。(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扁担被打断成两节,龙锋后来住院两个月才完全康复。”彭老回忆起这件事,依然对两个社会青年充满愤恨,对龙锋则赞叹不已: “龙锋不愧为当代雷锋,介绍他入党时,支部是全票通过!”
1998年通过自学,在“五大生”招考中,龙锋被教育系统正式录用为人民教师,分配到太平中学。作为老师,他更是爱生如子。妻子刘祝丰说:“2001年的冬天,龙锋每晚都要给班里住宿的孩子烧水烫脚,免得他们受冻影响学习。有一次,刘祝丰把水倒好,准备给刚满月的小孩洗澡,可龙锋却把烧好的水拿去给学生烫脚,说学生们明天考试,要早点休息……”说着,刘祝丰的眼睛都湿润了, “后来,只好又帮小孩穿好衣服重新烧水,结果孩子感冒了,拖了半个月才好。班里的学生家长知道后,逢人就夸:这么好的老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龙锋这人就是这样,做事总是先想到别人。”
1998年以来,龙锋一直上两个年级八个班的历史课,并兼任班主任,长年以来,他习惯了早出晚归,超负荷运转,但他无怨无悔。结婚10年,他妻子一直在家做“全职保姆”,以支持他的工作,他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幼儿,还有建不起房,也租不起房,靠借住在亲戚家泥墙危房的年迈父母和大龄未娶的弟弟,一家人仅靠他微薄的工资度日,但他还不时接济特困生,救助病困师生,奖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等累计数千元。
龙锋原153班的学生唐红梅激动地说:“我能考入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