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走向时代前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河南走向时代前列

让河南走向时代前列   1907年刘青霞到日本后,受到河南籍留学生的热烈欢迎。当时刘青霞、马吉樟与河南留学生合影,第二排中间戴有檐圆帽者为刘青霞。     清朝末年,走出国门的留学生摆脱了禁锢,新思想、新观念如太平洋的波涛,汹涌而至。革命、立宪、保皇诸派的冲突和论战,更是启人心智。在人数最多的留日学生中,政治热情空前高涨。   兴奋之余,他们抑制不住地要表达,要把自己的收获、自己的思考传递回国内,唤醒更多的人。   于是各种报刊应运而生,大多以省域为连接纽带。前期主要有《浙江潮》、《江苏》、《直说》、《晋话》等,“虽主义不甚相同,无非唤醒桑梓为目的”。   1906 年,河南留学生也集资创办了《豫报》,其《宗旨》自述:“本报以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唤起国民思想为唯一目的……促黄河流域一部开化最早之民族,雄飞于世界。”但《豫报》编辑、发行人员十分复杂,革命党、立宪派、保皇派均有,办报理念有巨大的冲突,内部矛盾日趋尖锐。部分编辑力求不谈政治、与世无争,成为革命派发表言论的掣肘。于是,革命派十分希望另办新刊,“摆脱依赖性质,激发爱国天良,作酣梦之警钟,为文明之导线”,但另办新刊,尤其要办有大影响力的新刊,需要巨额经费,筹措这笔资金希望渺茫,令他们无比苦闷。   刘青霞的到来,以及她投身革命的转变,使《河南》的问世成为可能。1907年12月,《河南》创刊,不难理解其第一期中对刘青霞表达的敬意和感谢:“炊而无米则巧妇束手,战而乏饷则名将灰心,本报经刘女士出资巨万,既有实力……有一日千里之势。”“本社所有经费,均尉氏刘青霞女士所出,暂以两万元先行试办,俟成效卓著时再增巨资,以谋扩充。”   充裕的经费,使《河南》放开手脚约稿,放开手脚搞发行。于是《河南》以高质量的稿件、大力度的发行狂飙突起,“一日千里”,成为重要的革命报刊。   如研究者所论,清末革命思想的输入,以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报刊影响为大,与前期《浙江潮》等相比,《河南》、《四川》、《云南》等后一时期的刊物对催发清末革命思潮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   其实在当时,《河南》就获得高度赞誉。孙中山的机要秘书、后来以写《革命逸史》闻名的冯自由认为,“留学界以自省名义发行杂志而大放异彩者,是报(即《河南》)实为首屈一指。出版未久,即已风行海内外”。“鸿文伟论,足与《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相伯仲”。而《民报》创办者邹鲁也盛赞《河南》:“《河南》杂志持论最为激烈,关于种族革命及政治革命,抉发透彻,内地销行亦广,每期售至万份以上。河南知识界革命思想愈益开发,殆等于南方著省矣。”   诚如洛阳师院副院长张宝明教授所言:“《河南》让河南站在了时代前列。”   【革命锋芒直指清政府】   《河南》编辑兼发行人署名为“武人”,实际上张钟端为总经理,刘积学为总编辑,主要人员有余诚、潘印佛、曾昭文、陈伯昂、李锦公等,其发刊简章中说,“本报为河南留东同人所组织,对于河南有密切之关系,故直名曰《河南》”。并强调“本报以牖启民智,阐扬公理为宗旨”,冀望唤起国人,尤其是地处中原的河南同胞的觉醒。   《河南》内容丰富,体例多样,形式活泼,既有思想性、学术性,又有通俗性、大众性。该刊共有十五个栏目,而其“论著”类每期均占大部分篇幅,是该杂志的主体和锋芒所在。   《河南》第一期发表了张钟端(署名鸿飞)的《平民之国家》,该文批判“误解国家为君主私有物”、“误解国家为官吏占有物”等观点,旗帜鲜明地宣言:“故吾一言以断之曰:今之国家非君主的国家、政府的国家,乃为平民之国家。”   《河南》刊登的政论文章,今天看来,其观点不无偏颇,但犀利豪迈之气,仍粲然可观。一些作者在分析中国深陷民族危机的原因时,都认为是由于清朝专制统治所致。 “病己”在《政党政治及于中国之影响》中说,“吾国吾民之所以致今日破碎颠连无告者,实此恶劣政府有以致之”。署名“不白”的作者更明确指出:“考厥祸首乱源,不得不痛恨太息犹生存于20世纪之野蛮政府也”,痛斥清政府“自庚子、甲午之后,蔑外之手段变为媚外之手段,将十八行省之路权、矿权、邮政权、森林航海诸权,直接间接掬而送之列强之手”,中国的大好河山,被其“暗送之英法,即明送之日俄德。试一披支那颜色?,莽莽大陆,容有一片干净土也”!话到激愤难抑时,他尖锐地指出:清政府即“为断送土地财产之政府也”,“吾敢肯定之曰:中国政府非同胞之政府,乃列强假设之政府也!”   既然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要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就必须群策群力,推倒清政府。“处此列强环伺之日,非改革政体断难生存”,“欲建新秩序,必先破坏旧秩序,苟欲达其目的,则万非脱离此专制君主腐败政府,以扫其庭犁其穴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恶劣之政府一日弗除,则强固之国家终难实现”。   除抨击清朝专制统治、为反清革命的爆发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