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情况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镇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情况报告

XX镇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情况报告 近几年以来,XXx镇紧紧围绕“农业立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文化强镇”的奋斗目标,在首都北京和社会各界有力支援下,以建设德阳市区域重点镇为抓手,真抓实干、奋力爬坡,产业培育连片发展,群众获得实惠颇丰,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现就XXx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成效 一是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做实农民增收节点。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XXx镇历届党委、政府积极借外力练内功,积智蓄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壮大主导产业、催化二三产业效能,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围绕打造中国雪茄烟核心产地,连片发展“晒烟”产业;积极楔入省政府“万亩千亿”工程,发展食用菌产业;充分挖掘本土爱情与“孝德”文化,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发展乡镇旅游绿色产业;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促进劳务经济质效双增。截止2011年底,全镇晒烟产业连片种植达10000万亩以上,食用菌培植达3000万袋,输出劳务近2万余人次,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9300余元,较2006年增强3倍以上。并建成了省级文明村1个(川西婚俗第一村红豆村)、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1个(XXx家俱产业工业区)、德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个(共和村、思源村),确定了X村村为全镇晒烟产业发展示范村。逐步形成X村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等晒烟生产产业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等食用菌产业村。确定了晒烟、食用菌、果树等3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 二是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自2006年以来,全镇13个自然行政村,涌现出了、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村村等XXx、Xxx市的新农村建设典型代表,其中XXx村作为震前的新农村代表被德阳市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红豆村作为灾后重建的新农村成果,自2010年以来,先后接受了中央、省市领导的视察,闻名省内外。 XXx村(又名X村)因是XXx上市企业XXx集团工业反哺农业的代表而得名,以目前的眼光看,X村仍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它具备了新农村综合体定义的多种要素。以XXx村为主体,涉及XXx村1、2、3、5、6、7、8、9组670户,XXx村1、2、3组113户,XXx村1、3组112户,符合省委新农村综合体跨行政村要素的要求。在推进X村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群众出一点、政府投一点、XXx拿一点”的办法,投资近1亿元。X村覆盖面积达4平方公里,集中规划为全什邡市之最。新村内道路、绿化均已具备,新村住房完全以“川西民居”风格设计,共三种户型,分别为94m2、145m2、170m2,宅基地平均占地约230平方米。新村内,道路建设共计6.4公里,并建有排洪河道及人行道、绿化带、人工湖。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大牌坊彰显X村的特色。 XXx村因村内1株1200年红豆树而得名。震后,镇党委政府根据镇产业结构调整及红豆村的实际,牢牢把握灾后重建的有利契机,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将产业发展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因地制宜,以千年红豆树为依托,深入挖掘相思爱情文化,打造了以红豆村2、3组为核心的景区观光带,致力发展以农家乐、民宿、婚庆产业为载体的乡村旅游。2010年9月16日举行了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9月22日举办了“缘定四川,情满天下”灾后重建青年集体婚礼。目前,该村已基本成形的农家乐有缘圆苑、红豆客栈,并形成了接待能力。由成都帝标集团投资的“五星级”红豆村乡村爱情大酒店也已完成总体规划,预计2013年7月全面竣工,届时将会200%的催化红豆村三产发展。 三是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配套条件不断改善。XXx镇历届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建设工作,积智聚力想办法、跑项目、争资金,积极协同各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灾后重建以来,全镇农村集中规划程度极高,共计222个农村集中点,居全什邡之首。自2009年起,先后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六进村”工程的时机,分别开展了道路、供水、排污、绿化、光纤等六进村工程。利用S106线风貌整治的时机,对对集镇、农村约有150幢房屋进行了穿衣戴帽,粉刷农村段墙壁约二十万平方米,筑造云头墙约900米,换瓦近8000 m2。栽种了小叶榕等绿化品种。健全保洁制度,安排每个村配备2名专(兼)职保洁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对农户庭院、主要道路和河道两侧实现绿化,种植树木上千余株,使农房之间有林盘绿地。农村及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上档提质。农村人居环境向绿化、美化、生态化迈进。 四是基础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特别是震后几年,全镇农村两委班子更是经过汶川大地震和灾后重建“血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