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误区及应对措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形成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锲而不舍,顽强探索的良好作风,同时还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和学生对其认识不足,往往轻视分组实验,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一、存在误区
不明不白、盲目实验
每个学生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一定的操作顺序和特别的注意事项,在实验时,有的学生往往一无所知无从下手,要么坐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模仿同学,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旁观者,怎能谈得上操作技能的培养,他们常常手忙脚乱,时时顾此失彼,何谈得上观察能力的提高,其结果,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制造了实验事故,例如:有位学生在做“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时,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将氢气点燃了,他没有将氢气验纯就立即去点燃,结果发生了爆炸,幸好试管还算结实,橡皮塞又塞得不紧,只是将橡皮塞冲开,响亮的爆炸告诉了所有的学生,盲目实验是非常危险的。
一闹一静,二个极端
许多教师都有同感,分组实验的课堂纪律很难维护好,学生说话声特别大,有讨论问题的,有询问这一步或下一步该怎样做的,有实验成功的惊喜叫声的,也免不了有一些戏言,更有甚者,出于种种原因,擅自离开自己的实验桌,对于这种乱哄哄的现象,有的教师置之不理,放任自由,有的教师勃大怒,严禁学生说话,讨论问题也不可以,于是整个实验在肃静中进行,有的学生明知同桌做错了也不敢帮助指正,有的学生不知道这一步或下一步怎样做也不讨论,有的学生对实验有疑问或有改进的意见也不敢提出,有的学生敷衍地摆弄一番,没有观察到实验的现象草草了事,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时,明明倾倒二氧化碳没有使蜡烛熄灭,就用嘴一吹了结,如果二个人讨论一下,或许能找到失败的原因,重新实验就能成功。
好看好玩,忽视现象
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隐藏着不同程度的“好玩”心理,对分组实验的积极性停留在好看好玩上,化学反应中的燃烧、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放出热量都能使他们兴奋不已,所以在实验中充当了一个看热闹的角色,如在进行氧气性质的实验时,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使他们神情振奋,然而让他们说出实验现象,则不知所云,他们根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现象观察上,没有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现象,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只能算是走过场,无大的收获。
死搬死套,扼杀创新
为了顺利地进行实验,教师常常强调实验一定要按照实验册上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册上怎么说就必须怎么做,不允许学生“胡思乱想”,其实学生的许多“胡思乱想”中常常隐含着使教师耳目一新的“高招妙策”,严格地按照实验册上的规定进行实验,果然能有利于实验的成功进行,但也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规不范,随意操作
学生实验时常常不拘小节,细小的不规范的操作时常出现。例如,倾倒液体时标签朝上,取完药品后瓶塞没有及时盖上,试剂瓶到处乱放,用过的火柴乱扔在地上或水槽中,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的操作错误,用铁架台的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不正确等等,虽然上述现象对实验并无大的影响,教师也不应该视而不见。
不探不究,草草过场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自觉地进行实验的探究活动,他们进行实验只是按照实验册上的要求,一项一项地实验,一步一步地观察,一条一条地记录,只是把实验草草地过一遍,根本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一忙一闲,你做我看
有的学生对实验存在恐惧心理,动手实验害怕,往往看着旁边同学做,而自己闲一旁,有的学生很喜欢实验,一直抢着做,久而久之一组中便是所有的实验一人包下。
二、应对措施
预习报告,明确目的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实验,实验前应让学生复习好有关的课本内容,预习实验报告,明确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取用的仪器和药品、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应观察的现象、现象的解释和实验的结论、对本实验的疑点分析和改进的方法,通过预习报告的书写,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记忆深刻,各步所需的仪器、药品清晰,各实验应观察的现象了如指掌,这样,学生对实验胸有成竹,不会再“照方抓药”了。
开展讨论,秩序井然
实验时要严肃纪律,杜绝吵闹现象,要用实验室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