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 “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方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日渐扩大,高职院校的规模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难以解决挑战和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1.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1.1需要就业的人数增多,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1.1.1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据教育部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5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毕业生规模增长到2010年可能达到峰值,之后才逐步趋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将有超过600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如何找工作、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情况非常严峻。   1.1.2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逐年增加,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不断挤占有限的就业空间   据资料显示,2009年存有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根据近几年的统计也发现,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而2009年全国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人。致使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上升到目前的4.2%。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这为本来就日益研究的大学就业形势平添了更大的障碍。   1.2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娴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都是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并且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各高校要重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抓毕业生技能的提高,如专业技能 、实用文体写作技能等方面技能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方面的教育培养。   1.3用人标准不断提高,甚至有拨高趋势,增加了就业难度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门槛标准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且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而且动手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已经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素质、能力和品德。这种抬高门坎的现象致使毕业生要很快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实现就业增加了难度。   1.4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   很多大学生都只愿意留在大城市就业,只愿意去大企业、政府机关就业。根据广东一所高职院的调查,有46.4%的同学因期望值过高而影响就业。一方面整个社会人多岗位少,毕业生增多,造成有些人无业可就。另一方面,许多人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就业期望值过高,个别同学不愿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不愿到中小型企业;非天南海北不去,非经济发达地区不去,非高薪岗位不去,不愿从事基础性工作,待价而沽,造成有业不就。几年后的今天,这一问题并未改观,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1.5就业教育,就业指导相对滞后   许多学校对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重视不够,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对象仅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就业教育仅仅限于几场报告,而没有做到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四化”。既就业教育早期化、就业指导经常化;教育手段多元化 ;就业工作专门化 ;就业工作全程化。这就影响了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2.就业指导对策   2.1提高认识,加强就业指导   2.1.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就业工作的好坏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而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小康大业、人才为先,民生之本,就业为先。就业工作是学校稳定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改革发展必须抓毕业生就业,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抓学校改革发展,今天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有多大,明天学校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2.1.2调整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   就业工作应成为高校“一把手”工程。各高校可以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招生就业处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教学系成立就业指导服务小组,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形成院级领导、职能部门、各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就业工作专、兼职队伍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