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有效提升人际沟通能力范文3.doc
如何有效提升人际沟通能力范文3
安抚
ta理论的哲学假设之一就是,“人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或安抚才能生存”。
安抚分为正面安抚和负面安抚。所谓正面的安抚是指能够使接受者感受到愉快或安慰的抚慰,而负面安抚给接受者的感觉则是不舒服的。
人们通常以为,人人都会寻求正面的安抚,避开负面的安抚,其实不然。ta的结论是,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为了满足安抚饥渴,人们宁愿接受否定性安抚也不愿得不到任何安抚,因为对人而言,否定性安抚至少说明他们存在并且别人知道他们存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非常奇怪的不平等关系,但是当事人却甘之如饴,其原因往往就在于此,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有自讨苦吃或者常常重复一些好像在邀请别人惩罚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但是人对安抚的主观评价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的人却显得“贪得无厌”。这是与每个人的文化与家庭环境,还有早年经历有关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会接受某些安抚,但由于这些安抚太熟悉了,就会让人觉得没有价值或者熟视无睹。
对待安抚,健康的态度是:对自己所得到的安抚敏感,满怀喜悦和感恩地接受别人给予自己的安抚,并且主动去寻求自己想要得到的安抚。
对于安抚,学生们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在很多人心中,向他人寻求安抚,是一种软弱无能的表现,是一种示弱。比起寻求安抚,给予安抚显得更容易一些。但是,如果自己都无法接受安抚,那又如何给他人提供真正的安抚?我问过周围的同学,很震惊地发现:很少有人能坦然地接受安抚,很少有人认为安抚是必要的。比如赞美,被赞美的人总认为自己不值得被赞美;比如拥抱,无论是主动拥抱别人的人还是被拥抱的人,都会觉得别扭,而不会觉得快乐和幸福。为什么会这样?本来该是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却根本触及不到我们的内心,我们把这些都挡在了门外。
当我们寻求他人安抚时,不要挑剔这份安抚是否附有条件。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人毫无原因地喜欢自己,如果有,是缘分,如果无,是本分。身旁的同学朋友不是妈妈,不一定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可爱得无以复加。朋友间的感情往往是一点点累积的。
很多同学都说自己的妈妈总爱夸别人的孩子,对自己却一句好话都没有,有的人干脆就破罐破摔了,其实这就是在寻求负面安抚。我认为中国的家长,真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给予一些鼓励,这样有助于我们建立自信。
我听一个同学说,高中时考试成绩不好了,很多女生会自己在家哭上一场,但她特别难受时,会坐在楼道里最显眼的地方哭,这样就会有很多人来安慰她。得到这么多安抚,她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安抚是可以要来的,不需要总把自己当悲剧主人翁抱着头自怜自惜地说“没人要我,没人关心我”。
另一种寻求安抚的方式就是冷淡。这里的冷淡不是对于刺激毫无回应的漠视,而是用不回应来刺激对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安抚。这是女性的“常备武器”。经常能看到女生在前面走,男生在后面追着哄,女生却视而不见,仿佛没这个人。男生和周遭的人不明白女孩的意图,会觉得女孩不明白道理,但其实,她可能想得到更温柔的安抚。由此可见,人们寻求安抚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直截了当、一目了然的。
如果没有朋友、亲人的鼓励和支持,我想我是没有力量去完成人生旅途的。同时我们也是某个人的亲人、朋友,他们也需要我们的支持去更好地做自己。比如他们在湖边发愣时坐在他们身旁,在他们满心焦虑地熬夜时对他们说“别担心,早点睡”。安抚是生病时询问的短信,是同学在考试前的拍拍肩,是女伴失意时的一个拥抱。安抚是给予才会得到的幸福。
有一次,妈妈和我聊天,无意中说起爸爸有时会忽略她。我突然想到ta理论中有关安抚的内容。我告诉妈妈,爸爸并非不关心她,只是表达的方式不明确或没采取妈妈想要的方式而已,妈妈完全可以直接告诉爸爸自己的想法,这并没有什么丢面子的。
后来我又和爸爸说起了这事,起初,爸爸并不理解,认为已经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夫妻,已经不需要太形式化的东西了。我反问爸爸:如果妈妈只是在心里想着你,不给予任何语言、肢体、动作的表达,早晨不再帮你热奶,冬天不再给你添衣,而只是把你“放在心里”,那你能接受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觉得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交流好了很多,妈妈开始尝试着向爸爸表达自己的需求,爸爸也更多地奖励和感谢妈妈:“太好了,我今天正好想吃菠萝呢,你就买了,真是越来越默契了!”我觉得父母交流得顺畅了,家里的气氛自然就好起来了。
生活定位
人际沟通分析学中的“生活定位”是指一个人童年时确立的有关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关系的基本信念和结论,这种信念会成为此人日后作决定和实施行为的准则。
人的生活定位通常有以下四种:
一是“我好,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