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长隧道内非充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的生理影响研究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1],隧道工程在道路
建设过程中因其具有缩短通行时间、全天候、对生态环境干扰影响小的优点而受
到广泛重视,而且,公路隧道已逐渐成为山地或重丘地形环境中高等级公路建设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构造物,因其空间高度受限、纵深长,且空间
宽度比常规公路小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在这样一个封闭空间中,
对光照环境的设置在理论上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而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当中,
完全按照《规范》要求的隧道照明产生的巨大能耗给隧道运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
压力,因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在日常行车过程中采用低于设计照明要求
的非充分照明来节约成本和维系日常运营。调查表明,多数隧道照明都会因为巨
大的能耗压力而处于非充分照明状态,而这种非充分照明状态正是导致高等级公
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隧道这一瓶颈路段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特长
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影响,能够进一步明晰公路隧道交
通照明环境的必要条件,从而在提高行车安全、进一步发挥公路交通人机环境系
统有效性、降低隧道照明运行管理成本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本文通过对特长隧道交通环境中实时动态照度分布实验,分析了隧道内照明
环境基本状况,确定了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驾实验初
步分析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过程中采集的心
电及眼动信号的敏感性分析确定本实验研究的心电及眼动指标:运用心率变异分
析方法对实驾实验中的驾驶员心电信号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入研究特长隧道内非
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生理反应的影响;基于生理学角度对各实验驾驶员进行分
析,探讨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卞驾驶员的眼动变化特性:根据眼动与心电
变化的共同之处并加以分析,确定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产生的生
理变化共性规律,提出隧道光环境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想法。
研究结果表明,在特长隧道内菲充分照明环境对不同速度下驾驶员的生理影
响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秦岭终南山隧道内照明状况实测与分析,得出两个通行方向隧
道的实际照明环境与《规范》及隧道设计照明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入口段照
度差距比为1/7.425(双向均值),中间段差距比为1/8.8(双向均值),出口
段差距比为1/4.205(双向均值),该隧道的菲充分照明环境特性显著。
(2)在非充分照明环境下,通过HRV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在低速(60km/h)
状态下,驾驶员普遍表现出稳态区间内的心生理压力上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
理紧张情绪,且驾驶员的驾龄、驾驶经验、环境熟悉程度越高,其生理压力的差
异性表现越小:在高速(80km/h)状态下,驾驶员在稳态区间内的心生理压力波
动变化加剧,对自身生理变化的综合控制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速
度下,受驾驶员对自身生理变化的综合控制能力影响,驾驶员的生理适应性表现
不同,驾驶员的驾龄、驾驶经验、环境熟悉程度等外在因素影响微弱。
(3)在非充分照明环境下,通过对驾驶员眼动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在隧道
出入口段,驾驶员对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生理适应性存在差异,入口暗适应时
间短于出口明适应,速度越大,差异越小;眨眼时间在低速和高速状态下的趋势
变化及结论基本一致,有80%的驾驶员表现为稳定区间内变化,说明了非充分照
明环境下,眨眼时间对多数驾驶员的心生理变化表现不明显;在低速状态的瞳孔
直径均值小于高速状态;低速(60km/h)行车条件下,扫视幅度多表现出间歇性
的连续上升和下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驾驶员在隧道内行车时产生了一定的生
理压力,且在面对压力的自我调节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状态调整表现,结合HRV
分析结果,得出阶段性状态调整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高速(80km/h)行车
条件下,驾驶员的扫视幅度的范围和幅度变化规律与瞳孔直径变化一致,阶段性
状态调整表现变弱,迷走神经活性增强。
因此,秦岭终南山隧道内的非充分照明环境在低速行车状态下对驾驶员的生
理影响不大,而在高速行车状态下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
建议:
(1)在非充分照明环境下,进一步加大出入口段的照明长度,缩小照明缓
和的梯度差,确保驾驶员在进出隧道过程中有足够的生理适应时间:
(2)在保证驾驶员具有充足生理适应时间的基础上,中间段照明可以维系
目前的非充分照明条件。
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活性炭改性及对烯吸附的研究.pdf
- 流固耦合对水下构声辐射影响研究.pdf
- 浅海环境下的水信道辨识技术研究.pdf
- 海上漂浮式波浪转换系统测试及性能优化研究.pdf
- 浅海孤立子内波声传播的影响.pdf
- 海上浮式风力机台选型与结构设计.pdf
- 海上风力发电塔风涡激振动及疲劳分析.pdf
- 海岛纤维非织造布工艺和产品的研究.pdf
- 海底声散射强度量方法及不规则海域混响特性研究.pdf
- 海底阀箱流-固合特性研究.pdf
- 《结合单片机的家禽孵化箱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500字.docx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广州商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控品的选择、使用和评估要求》.pdf
- 2025湖南省自然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3人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二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分析》1900字.docx
- 《核受体蛋白亲和选择质谱筛查技术》.pdf
- 《某民用综合办公楼建筑的室内排水和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案例》1500字.docx
- 《兰州市茶叶市场调查与分析》31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