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 2006年3月11日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 §1.概述 §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 §3.土壤异常与矿体的关系 §4.工作设计 §5.野外工作方法 §1.概述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土壤为采样对象,系统测量和研究土壤中的微迹元素含量或其它地球化学特征,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各类次生异常,并进而寻找矿床(体)。 土壤—是一种地表物质,指一切地表疏松的覆盖物,如残积物、坡积物、塌积物、冰积物、风积物、湖积物及有机成因的覆盖物等 土壤异常—指环绕在矿体或异常源周围赋存于地表疏松覆盖物中的次生异常。 (一)次生异常—岩石中的矿化及原生异常遭到风化与剥蚀,解体后赋存于各种地表物质(包括各种疏松覆盖物、水系沉积物、水、空气和生物)中的地球化学异常称为次生异常。 (二)次生异常的分类—按与介质在形成时间上的关系分为同生的与后生的,按异常形成方式和存在形式分为碎屑的、水成的、生物成因的与气成的;根据赋存介质划分为残积物异常、各种运积物异常、水化学异常、植物异常、气体异常等;根据异常形态及与异常源的空间关系,把次生异常分为晕、扇与流。 §2. 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 次生晕—环绕在矿体或原生异常源周围的次生异常。 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包括风化、成壤、侵蚀、搬运与沉积的过程。 (一)岩石的表生风化作用 —表生环境特点是温度与压力低、水充足且游离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使深成环境内形成的稳定矿物,到了次生环境就会变得不稳定,发生表生风化作用,有三种主要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 (二)成壤 —岩石与矿物在表生风化作用下不断受到破坏与改造,其结果最终导致土壤的形成。 1.土壤的主要组分:基岩经机械风化作用形成的粗粒部分(岩块、岩屑及原岩矿物 )、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细粒的风化产物,及岩石和矿体中的易溶组分经表生作用残留下来或由地下水与地表水冲刷带来的盐类矿物。 §2. 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 3.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 ①原生矿物及其中的原生混入物; ②次生矿物及其中的次生混入物; ③被吸附的离子及分子; ④呈有机分子状态存在,金属元素成为有机物结构的一部分; ⑤自由离子或自由分子状态。 (三)次生分散—分散是各种过程作用的结果,大致可以分机械的与化学的两类。 1.碎屑异常的形成:岩、矿体出露地表受剥蚀,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流水及冰的媒介,覆盖层中的固体组分趋于向下坡移动,或通过侧向潜动,或通过更迅速的土滑。导致矿化与岩石的碎屑物质也要不断地、缓慢地向周围扩散。形成残、坡积物碎屑异常。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坡作缓慢的运动,在上万年的时间里,这种运动的结果势必产生坡积异常的位移。 §2. 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 2.水成异常的形成:岩石中的矿化及原生异常遭到风化与剥蚀后,由于水、大气中氧及二氧化碳的加入就为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元素转入溶液的形式 ①溶解:呈简单离子、氢氧络离子,如Na+、Zn2+、HCO3-、MoO42-等。 ②氧化:表生作用中富含游离氧、二氧化碳和水,使矿物氧化。 ③形成络合物 :形成无机络合物和有机络合物而转入溶液。 (2)元素在溶液中迁移的形式 ①扩散:由高浓度向其四周低浓度扩散,直至平衡。 ②流动:由大气降水或地下水、地表水的流动所造成的。 ③毛细管上升:覆盖层中粒度越细毛细管上升作用越明显。 (3)元素从溶液中析出:随着地表水或地下水从一种环境进入另一种新环境,水中所含的某些元素因环境变化而发生大量淀沉。 §2. 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 (五)与金属矿床无关的异常 有三种主要类型: 1.与某些岩石背景金属含量较高有关。 2.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结果造成的异常。如废矿堆、老硐、冶炼厂、富含金属的化学农药、路面碎石、废水废物。 3.采样或分析误差造成的异常。 (六)有意义异常的弱化 一些有意义的异常由于某种原因被弱化,其结果可能使有意义的异常被遗漏。例如,在成壤过程中,天然水渗入地下时,由于A层遭受强烈淋滤,致使在该土层内发现不了异常,而强异常往往出现在下伏某个层位中。所以,在采样时,须注意采样层位 ,不要一味按一种规定的采样深度去取样,可能会漏掉有意义的异常;又如,在运积物覆盖区工作时,将运积黄土、冲积土误认为残积土,往往会错误地解释在其下方没有金属矿化。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采样时必须要辨认介质的性质,即是原地的还是搬来的覆盖物。 §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