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芜湖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芜湖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芜湖流动人口现状的报告
报告人:安师大附中高二(6)班5名同学
时间:2004年10月4日
作为安徽省高层大力支持的城市,我们所生活的芜湖市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知。官方数据显示,芜湖市人均GDP连续5年高踞安徽各城市之首,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5个百分点。这其中给予奉献的除了芜湖本地人以外,还有在芜湖的外地人;或者用个比较冠冕的词芜湖城市的流动人口,也为芜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现实。
我们当然不能忘了他们。最近,我们几个同学便通过随机调查,制作了这个关于芜湖流动人口现状的报告。
在我们收回的50份表中,有34份是非旅游性质外来人士填写的,16份是本地人或旅游性质外来人士填写的。
一、芜湖经济数据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4亿元,下降3.3%;第二产业增加值166.42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97.53亿元,增长9.7%。工业化实现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5:57.7:33.8。人均生产总值为12941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1500美元,达到1564美元。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4.02亿元,增长13.1%;营业税4.59亿元,增长29.5%;企业所得税1.85亿元,下降3.1%。全年财政支出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6.55亿元,增长23.9%;更新改造投资42.03亿元,增长119.6%;房地产投资25.93亿元,增长50.4%。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2.8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率为28.0%,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43.9%。资金主要投向工业和交通邮电业项目,占总投资的51.7%。
重点工程建设。合杭高速公路芜宣段建成通车。长江大桥南岸接线立交完成主体工程。芜马高速公路完成桥涵和路基工程。市区至三县快速通道改造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奇瑞轿车二期、海螺荻港水泥二期、鑫科精密铜带、海螺型材六期一单元等项目建成投产,奇瑞三期、塔奥汽车零部件、新兴铸管铸造基地、锦江集团高密度板、东泰纸业高强度瓦楞纸、烟厂“十五”综合技改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芜湖电厂五期扩建、华电芜湖电厂、青弋江分洪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2亿美元,达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8.2%;新批外资企业70家;实际引进省外资金45.12亿元。意大利菲亚特马瑞力动力、德国巴斯夫汽车涂料、美国亚新科橡胶密封件、新加坡精元汽车轮毂和邯郸新型铸管、福建耀华玻璃、杭州锦江高密度板等一批世界著名或国内知名企业(产品)落户芜湖。
园区建设。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县区各类特色经济园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1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4.4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57.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2.56亿元。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6亿元,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征用土地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近10亿元,这两项均相当于前十年累计总量的85%;区内新建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47.8%。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亚兰德储能材料正式投产,金海马家居广场投入使用,景观大道一期工程和好美家装饰材料博览城等一批三产项目进展顺利。县区特色经济园区全年开发土地面积6.16平方公里;引进项目135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9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5亿元;实际引进内资9.59亿元;区内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34亿元。园区已成为各县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在住房、教育、汽车、通讯、家用电器、文化娱乐等升级型消费的拉动下,消费市场呈现回升之势。其中,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5亿元,增长12.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4.7亿元,增长8.9%;餐饮业零售额11.8亿元,增长23.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消费品交易市场137个,全年实现成交额73.20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0个,实现成交额51.60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31家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39.52亿元,实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