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药理学考试重点,考试范围
临床药理学考试重点,考试范围
09临床C班临床药理学复习重点
声明:前面大部分是综合我班和A班上课时老师强调的部分,中间有一部分是老师给的比较有指导性的。请各位务必认真复习。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其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毒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性质、机制及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及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P1)(很可能考名词解释)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1.药效学研究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2.药动学研究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3.毒理学研究 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中毒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4.临床试验 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品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情况,确定试验药品的疗效和安全信息;5.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P3)(很可能考问答题)(第4点“试验”字要写对!不要写成了“实验”!)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临床药理服务。(P3-P4)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临床药动学,是药动学的分支。它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ADME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P9)(很可能考名词解释)
影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药物方面有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机体方面有胃肠内pH、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胃肠内容物、首关效应。(P9-10) 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P9)
影响药物分布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细胞膜屏障、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转运体。(P11-12)
生物转化(代谢)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时相进行:Ⅰ相反应是氧化、还原、水解过程;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P13)
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肝。(P13)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P14)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过程可分为线性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前者包括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后者包括零级和米氏动力学速率过程。(P17)
一级动力学过程是等比转运,与给药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零级动力学过程是等量转运。(P18-19)
半衰期:通常指药物的血浆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P19)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推算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P20)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P21)
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CPM),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P28)(很可能考名词解释)
对大多数药物而言,药物疗效的高低及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药物在靶标部位活性药物浓度的高低。(P28)
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尤其是血浆药物浓度可间接地反映药物在靶标部位的浓度。(P28) 需进行TDM的药物:在下述情况下或使用下列药物时,通常需要进行TDM。1.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2.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3.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尤其是非线性动
力学过程发生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或小于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时;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或肾排泄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5.长期用药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或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当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的时候;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可能影响疗效时。(P30)(很可能考问答题)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1.明确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2.掌握患者的个体化资料。(P33) 最大效应和效价强度的区别:最大效应或称效能,指药物效应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剂量效应也不再增大时的纵坐标数值。内在活性大的药物最大效应就高,是临床选药的重要决定因素。效价强度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比较同类药物间的效价强度,达到同样效应时所用剂量越小者效价强度越大。(P40-41)
治疗指数即LD50/ED50之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还必须参考LD1和ED99之间的比值,或以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来衡量其安全性。安全范围:最低有效浓度~最低中毒浓度。(P41)
受体拮抗药中竞争性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