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辆电子控制空悬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悬架系统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轮胎接地性等主要性能
具有重要影响。尽管机械式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能根据载荷变化
调节悬架刚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但不
能根据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指标综合考虑控制因素调节悬
架刚度、阻尼和车身高度,从而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性能要求。随着
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研究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
(ECAS)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开展车辆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设
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操纵轻便性、行
驶平顺性和安全性等综合性能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用意义。论文在
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车辆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理论
及关键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建立了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与整车的匹配方法。在深入开展空
气弹簧理论模型研究和空气弹簧工作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空气
悬架车辆八自由度平顺性分析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座椅加速
度、质心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轮胎动载荷等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和
仿真计算,由此确定空气悬架的参数,包括车身高度(空气弹簧的工
作高度)、可调减振器的理想阻尼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多体动力
学虚拟样机软件,构建空气悬架车辆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对车
辆一空气悬架参数匹配进行进一步验证,并进行整车性能仿真,分析
影响整车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因素,从而为车身高度和
阻尼集成控制奠定基础。
分析并构建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多种控制策略。从考虑空气弹
簧内部工作特性和解决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出发,利用PID控制算法
实现对悬架系统的刚度和车身高度的自动控制,在不恶化操稳性的情
况下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考虑车辆的多种行驶工况,在空气弹
簧单体控制和减振器单体控制的基础上,针对车身高度、刚度及阻尼
的集成控制要求,提出了空气悬架的多种组合控制模式与控制方法。
考虑各种控制策略和方法工程应用的可能性,以车速信息为控制的判
断依据,以平顺性为控制目标,构建了车身高度一阻尼集成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表明集成控制系统随着车速变化其车身高度切换及阻尼调
节的组合功能完全能够实现,并能较大改善悬架性能。
考虑道路信息辨识在悬架控制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应用悬架动行
程和行驶车速相结合的BP神经网络道路信息辨识模型。根据路面等级
的不同,分别建立了8个子神经网络子模型,通过对路面仿真数据的
学习和神经网络样本训练,可进行较高精度的道路信息辨识。通过仿
真结果与现场试验的分析比较,进一步验证了BP神经网络道路信息辨
识模型的有效性。将建立的道路信息辨识模型集成到ECAS控制系统
中,能有效分析判断道路当前状态,从而为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
提供了可信依据。
开展了车辆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关键部件的设计研究与技术
开发。①根据空气弹簧的工作特性,结合结构设计理论、CAD技术、
有限元分析技术,提出了空气弹簧的现代设计方法,并对空气弹簧工
作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②根据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对减
振器的要求,以常见的被动式液压减振器为原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摆
动气缸式可调阻尼减振器,通过改进减振器活塞连杆并设计阀芯节流
孔,实现减振器有级可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调阻尼减振器数学
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可调阻尼减振器性能良好,显
著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③基于车身高度一阻尼集成控制策略,开
发空气悬架系统集成控制器,该集成控制器将空气弹簧和减振器的控
制系统通过总线连接,通过稳定的控制算法,对各单体控制系统进行
联合协调控制,使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控制在最佳水平。
根据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要求,设计了电子控制
空气悬架系统及其主要零部件的试验方案,并进行了空气弹簧特性试
验、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试验、控制系统测试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
上,在某大客车上配置自行研制的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并进行整
车试验研究。实车进行的偏频试验和随机道路的平顺性试验结果表
明: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及其主要零部件性能达到设计的要求,与
整车匹配良好,整车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明显改善。
关键词车辆,电子控制空气悬架,匹配,控制策略,仿真,试验
ABSTRACT
hasan effeCt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教学课件.ppt VIP
- 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使用协议(2024两篇) .pdf VIP
- 小森LS-40印刷机保养操作指导07.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三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咖啡瑞幸咖啡美国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文全译版本.pdf
- 2023年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涵管埋设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18-2019、2021-2022年重庆邮电大学《808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历年硕士真题汇总.pdf VIP
-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pptx VIP
- 原理1-经济学概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