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 交换机设备测试规范》.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ATM 交换机设备测试规范》.pdf

邮 电 技 术 规 定 ATM 交换机设备测试规范 YDN 103--1998 前 言 本规范以ITU-T建议为依据,参考了ATM Forum的相关文档,针对我国的具 体要求制定而成。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其技术指标中YDN 067/1997《ATM交换 机技术规范》保持一致。 本规范包括了交换机的外线接口、电源/部件的冗余备份、PVC/SVC功能、 OAM功能、整机性能、网络管理和组网方面的测试。3个附录分别为《ATM技术 物理层测试规范》、《ATM技术ATM层性能测试规范》、《ATM技术适配层类型 5测试规范》。附录参考了ATM Forum的测试标准,以分层化的结构,详细描述 了ATM各层的协议一致性测试、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主要应用于ATM交换机的测试。本规范力图涵盖ATM交换机应用于实 际网络所需的所有方面,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ATM技术的演进,对于ATM交换机 的要求也会有所变化,我们将根据需求,适时地对本规范进行一步的补充修改。 本规范起草单位:原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朝举 陈运清 胡 琳 周 荔 1 范围 本规范测试范围集中在对ATM交换机设备的测试方面,其范围涵盖了物理外 线端口、主要插卡的冗余备份、PVC功能、UNI信令、呼叫加载、整机性能、网 络管理及组网测试等。 本规范主要应用于ATM交换机的测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 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 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本规范引用的ITU--T标准有: E.164(1991) ISDN的编号方案 E.191(1996) B--ISDN编号和寻址 I.150(1996) B--ISDN异步转移模式的功能特性 I.361(1993) B--ISDN ATM层规范 I.363(1996) B--ISDN ATM适配层 I.356(1993) B--ISDN ATM层信元传输性能 I.365.1(1996) 帧中继业务指定会聚子层(FR-SSCS) I.371(1996) B--ISDN的流量和拥塞控制 I.413(1993) B--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 I.432(1993) B--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物理层规范 I.432.1(1995) 性能概貌 I.432.2(1995) 155 520kbit/s和622 080kbit/s的操作 I.432.5(1993) 25.6Mbit/s的规范 I.610(1995) B--ISDN操作维护(OAM)功能原理 I.731(1996) ATM设备种类和一般特性 I.732(1996) ATM设备功能特性 I.751(1996) ATM的网路元素管理 G.704(1991) 一次和二次系列级别的同步帧结构 I.707(1996) 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网络节点接口 G.832(1993) SDH在PDH上的传送:帧和复用结构 Q.922(1992) 用于帧方式承载的ISDN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 Q.2010(1995) B--ISDN信令能力集1,版本1 Q.2931(1993) 用户--网络接口第三层基本呼叫/连接控制 Q.2971(1993) 用户--网络接口第三层点到多点呼叫/连接控制 本规范引用的国标有: GB.7611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