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循环回灌原位处理试验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Ph.D. Dissert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Situ Recirculation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Ph.D. Candidate: Zeng Xiaolan Supervisor: Prof. Long Tengrui Maj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Facul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September 2007 摘 要 常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的渗滤液存在产量相对较小、污染物浓 度高、水质变化缓慢以及处理费用高等问题,不仅使填埋场存在长期的环境安全 隐患,也给填埋场的运营和监管带来负担。本研究在现有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基础 上,结合现代填埋技术的发展,提出渗滤液循环回灌原位处理技术,从削减渗滤 液中污染物的角度,探讨了在不同填埋结构和回灌操作条件下进行渗滤液回灌对 填埋场固-液两相体系造成的影响,为我国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型填埋 场封场后渗滤液的快速达标排放提供了简单、经济的工艺方法。 论文采用正交试验首次探讨了有效利用渗滤液自然降解能力的最佳存放方式 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比试验,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填埋结构、回灌操作条件 对渗滤液进行部分或全部循环回灌原位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垃圾填埋层 O2 和 CH4 含量、温度分布以及渗滤液污染物浓度、有机物分子量分布、颜色等指标变化 的测定,初步分析了渗滤液全循环回灌原位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降解的作用机理; 首次提出了“采用准好氧填埋结构进行渗滤液全循环回灌原位处理,然后再以 Fenton 氧化为基础进行物化深度处理” 的渗滤液快速达标排放新工艺,并通过正交 试验确定了物化处理的最佳操作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 ① 在自然存放过程中,填埋早期垃圾渗滤液较晚期垃圾渗滤液表现出更强的 自然降解能力,而存放条件(敞开或封闭)、存放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其影响特 别显著,存放容器开口面积也有显著影响。 ② 与采用厌氧填埋结构相比,在采用准好氧填埋结构的条件下进行渗滤液部 分循环回灌和全循环回灌,不仅渗滤液累积余量和累积净产量较低,而且可以消 除酸积累和氨氮累积现象,加速渗滤液的COD 、BOD 、VFA和氨氮浓度削减, Cr 5 促进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从源头上加速渗滤液稳定。 ③ 在采用准好氧填埋结构的条件下进行渗滤液部分循环回灌时,在一定范围 内改变回灌水力负荷与回灌频率,对渗滤液的COD 、BOD 、VFA 、氨氮、TP、 Cr 5 3- PO4 等浓度及pH值的变化影响不大;进行渗滤液全循环回灌时,采用高回灌水力 负荷和高回灌频率组合的操作条件,更有利于渗滤液中COD 、BOD 和氨氮等控 Cr 5 制性污染指标在较短时间内分别达到GB16889-1997 的三级、一级和一级排放标准。 ④ 在采用准好氧填埋结构的条件下进行渗滤液全循环回灌,对回灌操作条件 2 进行正交试验表明,15.30L/m ·d的回灌水力负荷与3次/d 回灌频率组合最有利于加 速渗滤液水质达标,其中回灌水力负荷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回灌水力负荷与回灌 频率交互作用的影响不能忽略。 ⑤ 渗滤液全循环回灌原位处理过程中,垃圾柱内 O 、CH 含量的变化表明,

文档评论(0)

花千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