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乳酸产生菌育及发酵优化.pdf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乳酸产生菌育及发酵优化.pdf

L一乳酸产生菌选育及发酵优化 摘要 本论文采用紫外诱变和亚硝基胍诱变两种方法,对出发菌株米 根霉3038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正突变菌株,优化了培养基 和培养条件,并对软质聚氨酯泡沫载体固定化米根霉菌丝体发酵生 产L.乳酸进行了研究。 在诱变育种实验部分,采用溴甲酚绿平板变色圈法筛分出变色 圈大的菌株,然后经液体试管培养,用纸层析法定性测定产乳酸情 况,弃去不产乳酸和产乳酸显著减少的菌株,将初筛所得菌株进行 摇瓶复筛。该初筛方法较准确,且简便、易操作。 将米根霉3038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出产酸量最高的一株正突 变菌株,将其命名为米根霉DH.1。然后将米根霉DH.1进行亚硝 基胍诱变,筛选出产酸量最高的一株正突变菌株产酸为60.539m, 比米根霉3038产酸量提高24.36%,将它命名为米根霉DH.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为:种子培养基碳源浓度为5.oo%, 氮源浓度为O.25%,种子培养温度37℃。发酵培养基碳源浓度为 13.00%,氮源浓度为0.20%,金属离子Fe2+对发酵产酸影响较大, 本论文采用游离菌丝方式进行种子培养,然后控制发酵培养基 中的软质聚氨酯泡沫载体添加量,形成吸附固定化小菌球与游离菌 体自聚集成小球混合发酵产酸。该方法操作简便,且避免了菌丝缠 结成大的菌丝团,又发挥了固定化菌丝发酵和游离菌丝白聚集形成 小菌球体发酵的双重优点,产酸量得到提高。聚氨酯泡沫载体尺寸 大小以2mm3-3mm3为宜。按体积百分数计,载体的适宜添加量为 5.40%。发酵温度30。C,摇床转速160 rpm。 关键词:米根霉,L.乳酸,诱变,固定化,混合发酵 STRAIN SCREENINGAND FERMENTATl0N0F L.LACTICACID ABSTRACT Inthis theseeds of paperfirstlyimprovement Rhizopusoryzae 03 3 8wascarried then out,andthecutureandcultureconditionsofthe mutantwere the mixedfermentationconditionsof investigated,Finally the mutantwerestudied. theultraviolet Byusing radiation(UV)andN-methyl—N’一nitroso. the mutationand thestrain N‘nitroguanidine(NTG)as selecting toitsinherent astrain the according characters,we got overproducing lactic L—lactic acid,whose acid was produc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