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碳氮比污水曝生物滤池短程生物脱氮的试验研究
摘 要
传统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借助于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将水中的氨氮由
指将硝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然后直接进入至反硝化阶段,其途径为
N山+jN02。一N2。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重点是实现亚硝酸盐氮的积累,阻止亚硝酸
盐氮进一步向硝酸盐氮转化。
本课题针对低c/N比污水进行了以曝气生物滤池为反应器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效
果的试验研究,并考察了影响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各种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曝气生物滤
池在中温和常温条件下系统的启动运行以及短程硝化的实现情况,探讨了温度、运行方
式、溶解氧(Do)、游离氨(FA)等因素对短程硝化的影响;比较了上向流和下向流
这两种不同流向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在氨氮去除、亚硝酸盐氮积累及总氮脱除等方面
的区别并分析原因;研究了单独的浸没式生物滤池实现短程反硝化效果的工艺流程、运
行条件、系统参数等,并寻找到一种经济适当的碳源一一红薯浸泡液,考察了其稳定运
行的方法。
(1)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实现短程硝化,在系统为连续进水,进水氨氮浓度范围为
为22.7时可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该运行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大于70%,亚硝酸盐氮积
累率大于95%,系统出现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总氮脱除率为60%以上。
(2)常温条件下通过控制DO、FA等因素来实现短程硝化是可行的。在常温条件
之间时,出现了短程现象,亚硝酸盐氮积累率最高为70.02%,此时氨氮去除率为90.63%。
亚硝酸盐氮积累的出现原因是在DO、FA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亚硝酸细菌赢得生长或
/和活性上的竞争优势,而硝酸细菌处于劣势。运行一段时间后硝酸细菌能逐渐适应亚
硝化条件,恢复活性,从而使污泥产生适应性,短程现象消失。
(3)上向流系统在各方面的表现优于下向流系统,但这与下向流系统运行不稳定
有关。上向流系统在HI玎为8h,气水比为3,连续曝气,回流比为1时可以出现短程
现象,此时氨氮去除率为50%左右,亚硝酸盐氮积累率为50%以上,但仅维持了6天
的时间。上向流系统的短程现象也是低气水比以及间歇曝气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向流系统氨氮去除平均值在60%以上,亚硝酸盐氮积累率较低,仅为10.37%。系统
的反硝化功能没有发挥,总氮去除率较低,上向流系统平均总氮脱除率为33.97%,下
向流系统仅为13.59%。
(4)通过静态试验得出红薯浸泡液是一种经济且适合的碳源物质,其释放的COD
平均浓度能达到2000mg/L以上。连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红薯浸泡液作为反硝化反应
的碳源是可行的,但要调整浸泡的方式与投配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进水中的总氮、
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氨氮都得到了有效的去除,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06%,
况下,TN中亚硝酸盐氮所占比例的多少会直接影响TN的脱除效率。
研究得出,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控制温度、DO、FA及运行方式等方法可以实现一定
时期的N02‘-N积累,但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短程硝化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低碳氮比污水,曝气生物滤池,短程生物脱氮,亚硝酸盐氮积累,运行方式,
碳源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占翱 埘7月7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林业犬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中国科学技术
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等),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林业大学
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汇编和综合
为学校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文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彩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名~/”·)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占自 加占年7月7日
指一州l攀稻舛晰7月/印
致谢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写作是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ilsit干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pdf
- 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水体甲醛的研究.pdf
- tio<2>光化学降解蔬菜表面毒死蜱残留研究.pdf
- tio<2>光催化降解杀虫剂哒螨酮机理研究.pdf
- tio<2>纳米管和载铂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tio<2>磁性铁氧化物凹凸棒石光催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pdf
- tio<2>纳米管对水中4,4’-二溴联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pdf
- uasb+mbr处理高浓度精细化工综合废水的试验研究.pdf
- tio2纳米管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pdf
- uasbsbr合工艺处理缫丝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