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doc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层级转换问题与修订建议 ---基于次贷危机的经济后果分析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郑春美[1] 谭洁[2] 段川川[3] 摘要:公允价值虽然不是次贷危机的原因,但在实际运用中确实存在市场无序、缺乏层级转换计量指引等方面的问题,FASB的紧急行动正说明这一点。我国财政部权威发言人虽然声明中国不会“跟风”修订有关公允价值准则,但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尤其是金融工具中的大量运用,难免触及层级转换等问题。本文尝试从理论分析公允价值层级无序的经济后果,进而探索拓展公允价值层级方式和细化估值参数信息的技术,以提高公允价值模式可操作性。 关键词: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公允价值层级 Abstract:Although fair value is not a reason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many circumstance problems such as the state of market chaos, the lack of measurement guide of level-transformation impact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those has been proved by the emergency move of FASB. The spokesman from Ministry of Finance of China has claimed that adjustments wouldn抰 be made on fair value principle instead of following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especially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will inevitably touch upon the problems such as level-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fair value抯 level-disorder, then, explores the possible ways of adding fair value hierarchy and relevant technologies to detail the estimation parameter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the operability of the fair value pattern. Keywords:Fair valu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Fair value hierarchy 一 、问题的提出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后果世人皆知。随着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抵押债务债券(CDO)的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美国五大投行之重要成员-美林和贝尔斯登相继倒闭,摩根士丹利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花旗被迫转型,全美最大的两家房地产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全球最大的保险机构美国国际集团(AIG)被政府接管。被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华尔街银行家纷纷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贷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要求终止或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 然而,最早支持“公允价值”模式的也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们。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会计职业界就规定金融产品在财务报表上要按照“公允价值”反映。当时,“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正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引起的。在那场危机中,部分储蓄及房屋贷款机构曾利用一项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导致问题越积越大,迫使联邦政府从破产金融机构手中接管了陷入困境的约1,600亿美元房贷资产。从那次危机之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逐渐得到普遍接受,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更是将这一计量模式推向了顶峰。如今,又由于华尔街金融界的问题引发了金融危机,又使“公允价值”会计受到空前的质疑。曾经作为预防金融风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