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岩泉街道银场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VIP

丽水市岩泉街道银场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丽水市岩泉街道银场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岩泉街道银场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工程项目 2、项目地点:莲都区青林村。 3、项目性质:地质灾害避险基础设施项目 4、项目建设单位: 莲都区岩泉街道办事处 5、工程概况: 岩泉街道银场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工程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5732㎡(包括村委会用房等)不包括村委会用地为13459㎡,建筑占地5474.16㎡,总建筑面积14070.16㎡(不包括村委会用房建筑面积),共有房屋145间,其中:两层60间、三层85间,已定安置户128户,未定安置户17户,建二层建筑占地为38㎡的49户、建三层建筑占地38㎡的有28户、建三层建筑占地54㎡的有45户。各户安置位置详见附件:银场村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房(经市建设局签章)、绿地2793.43㎡,项目还包括小区内配套的道路、供排水、电力、照明、通讯等子工程。项目投资经估算为3605.22万元,项目建设所需的道路、给排水、电力、弱电等基础设施资金868.84万元由财政预算内安排400万元,岩泉街道办事处自筹486.84万元。农民住宅建设资金2736.38万元由银场村移民户自筹。 6、土地使用: 为安置因地质灾害受影响的移民,建设该移民小区,项目用地面积为15732㎡(包括村委会用房等),按750元/㎡,估算土地费用1179.9万元。供地方式:划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内 容 单 位 指 标 1 用地面积 ㎡ 15732 2 建筑占地 ㎡ 5474.16 建筑面积 ㎡ 14070.16 3 建筑密度 % 34.96 容积率 0.89 4 绿地面积 ㎡ 2793.43 绿地率 % 17.76 5 道路与场地 ㎡ 7475.57 6 总投资 万元 3605.22 7 单位功能投资 万元/人 14.60 8 安置总户数 户 132 9 安置总人口 人 247 7、项目可安置132户因地质灾害影响的移民,户均建筑占地面积为41.47㎡、户均建筑面积106.59㎡,安置的总人口为247人。 二、项目建设背景 莲都区岩泉街道银场自然村位于330国道丽缙复线5.2km的公路下30m处,总面积1.9万㎡,该村有住宅建筑面积14062.24㎡,临时用房1970㎡,住户147户,334人。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于2006年6月对该村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编制了《莲都区银场老村滑坡应急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地质灾害的受威胁区域为330国道以下,经村顶陈根权户起,到涵洞小坑止,根据地质灾害评估属地质灾害危险性大,范围内的建筑物须拆除搬迁。 1、滑坡基本概况 滑坡(隐患,编为HPl),位于银场老村北西侧、330复线边坡。主滑方向105°,滑动面产状105°⊿30°,滑床岩性为浅灰色晶屑熔结凝灰岩,滑坡前缘宽约150m,后缘宽约50m,前后缘相距约200m,厚5-10m,滑坡体为残坡积碎石土及全风化凝灰岩,方量约11万m。,为中型规模。滑坡中、后缘地裂缝发育,大致走向lO°,长20-30m,宽10-20cm,延深l~2m。 2、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该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目前属滑坡隐患,坡脚330复线已建有多级挡墙,但由于滑坡中、后缘地裂缝发育,且坡土体厚度 较大,在强降雨时易引发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对330复线公路及下方银场老村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综合判析该滑坡现状稳定性差,危险性大。 3、成因 人类工程活动滑坡区人类活动以挖坡建房、修路、开垦种植等为主,人类活动改变了滑坡区原有的微地形地貌,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稳定性及危害性分析 该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目前属滑坡隐患,坡脚330复线已建有多级挡墙,但由于滑坡中、后缘地裂缝发育,且坡土体厚度较大,在强降雨时易引发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对330复线公路及下方银场老村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综合判析该滑坡现状稳定性差,危险性大,对滑坡区两侧的4户居民构成威胁。此外,调查区有一条近东西向的支流,采用涵洞过水,洪水期骤涨快退,具典型的山区河流特点,在强降雨和洪水期对公路下方涵洞出口的2户构成威胁。支流右侧3户居民房屋后发生小规模崩塌,由于房屋靠近坡脚,崩塌堆积物已堆积在屋角,开挖边坡对坡脚3户构成威胁。 日前该滑坡稳定性差,危险性大,对本次调查的9户村民构成较大的威胁。 5、防治方案 该滑坡稳定性差,根据“以人为本”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为了彻底消除滑坡的威胁,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该滑坡地形坡度较陡,治理费用高昂、难度大,工程治理可行性小。该滑坡稳定性差,危险性大,房屋结构简单,搬迁费用较少,建议采用搬迁避让防治方案。 充分考虑迁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规划合适的地块,落实安置用地指标,建设安置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