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目录
1.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基础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2.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墩台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3.京沪高速铁路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4.京沪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5.京沪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6.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控技术方案
7.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防开裂技术措施
8.现浇梁、预制梁预应力孔道真空辅助压浆施工技术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1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基础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1.1 原材料的选择及技术要求
1.水泥:本工程混凝土扩大基础及钢筋混凝土钻(挖)孔桩选用强度等级为32.5级的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为粉煤灰或矿粉),打入预应力管桩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中C3A含量均应不大于8%,碱含量小于0.06%,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标准中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的技术要求。大体积承台混凝土选用42.5级矿渣水泥(代号P.S)。
2.粗集料:本工程选用当地不具有碱-骨料反应活性的坚硬耐久石子,石子粒径宜为5~20mm,由5-10mm与10-20mm两种粒径的碎石组成,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级配良好,压碎指标不大于8%,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0%,含泥量低于0.5%,泥块含量低于0.25%,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小于8%,其它技术指标符合TB10210的一般技术要求。碎石要分级储存、分级运输、分级计量,两种粒径碎石质量之比通过筛分按最佳级配确定。
3. 细集料:本工程选用不具有碱-集料反应活性的河砂,砂子选用细度模数为2.6~3.0的中砂,含泥量低于1.5%,泥块含量低于0.5%,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小于8%,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大于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其它技术指标符合TB10210的一般技术要求。
4. 矿粉: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保证其耐久性达100年以上,根据我单位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经验和国内外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成果及京沪高速铁路桥梁结构部位技术要求的不同,确定选用浙江三狮集团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质磨细复合矿粉HL(Ⅱ),其比表面积大于550 m2/kg;所选矿粉需水量比不大于100%,烧失量不大于5%。其它技术指标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粉外加剂》(GB/T18736-2002)的一般技术要求和《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
5.粉煤灰:在混凝土扩大基础。钢筋混凝土钻(挖)孔桩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为降低水化热,防止开裂,选用当地或上海宝钢电厂生产的Ⅰ级优质磨细粉煤灰,其需水量比不大于100%,烧失量不大于5%,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2%,其它技术指标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1991)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粉外加剂》(GB/T18736-2002)的技术要求,检验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
6.高效减水引气泵送剂:在一般条件下,本工程采用广东湛江外加剂厂生产的FDN低碱低氯离子高效减水泵送剂;承台混凝土在热期施工时,根据秦沈客运专线箱梁生产的成功经验,采取另掺加适量柠檬酸缓凝剂的办法,以达到延缓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降低水化热的目的。碱含量不得超过10%,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的0.01%,其它技术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1997)的技术要求,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1988)及京沪高速铁路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
7.水:拌合用水及养护用水采用符合JGJ63技术要求的自来水或井水,海水、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超过500mg/L的水和氯离子含量大于200mg/L的水不得使用。
1.2 高性能混凝土优化配制技术方案
1.2.1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原则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采用优化设计原则,除满足京沪铁路规定的强度等级、弹性模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含气量、工作度等技术要求外,同时应满足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碱-骨料反应、抗冻性、抗裂性、护筋性等具体参数指标要求。
2.在混凝土中必须掺加优质矿物掺和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选用低水化热矿渣水泥,同时掺加优质粉煤灰。
3.对有特殊防腐蚀要求的大体积承台混凝土,应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防腐剂和缓凝剂,并经专门试验论证后方可实施。
4.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总质量应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混凝土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