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一).PDFVIP

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一).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一).PDF

江宜怀: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一) 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一) 江宜怀 (公安部郑州铁路公安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修订后的刑法典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新增罪名的丢失枪支 不报罪,其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在理论上都存在有很大争议。本文就如何理解“丢失”的概念,丢失枪支是 否包括枪支被盗、被抢的情况,能否对丢失支不报罪中的“丢失”一词作扩大解释,枪支被盗、被抢而不及 时报告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能否构成犯罪,如何理解本罪中的“不及时报告”,如何理解本罪的罪过形式 等问题,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危害公共安全罪;丢失枪支不报罪;严重后果 [中图分类号]DF621[文献标识码]A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普通刑事犯罪中社会危害性、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历来是刑法打击的重点。在1997 年刑法修订过程中,该罪的修改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立法者对本章犯罪也作了较多的修改、补充。 修订后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刑法典中共占26个法律条文,它是在原刑法典11个条文和两个《决定》①及其他非 刑事法律中有关刑法规范的基础上增、删、并、立而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刑法典第136条的危险物品肇 事罪与原刑法典第115条相同以外,其余所有条文或为增加,或经一定程度的修改。本文拟就这些增加、修改 的内容中所出现的若干新问题,择其要者分别进行研讨。 一、关于丢失枪支不报罪 丢失枪支不报罪,规定于现刑法典第129条,它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 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作为新增罪名,在理论上争论较大,值得研讨的问题集中于本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至于本罪所 侵犯的客体,理论上并无太多的争论,一般认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和公共安全;而本 罪的犯罪主体应是非常明确的,即只能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下 简称《枪支管理法》)的规定,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 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时确有 必要使用枪支的海关缉私人员;在执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 研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装备枪支的管理,国务院、 中央军委另有规定的,适用有关规定。 本罪的客观方面,根据现行刑法典的规定,它要求行为人必须有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报告;(3)造成严重后果。这里需要提出研讨的问题包括:如何理解“丢失”的概念?丢失枪支是否包括枪支被 盗、被抢的情况?能否对丢失枪支不报罪中的“丢失”一词作扩大解释?枪支被盗、被抢而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 重后果的行为能否构成犯罪?如何理解本罪中的“不及时报告”等。 关于如何理解本罪中“丢失”的概念问题,现行权威的刑法学教科书及著作均未作深入细致的探讨,一般都 (收稿日期]2001一01一05 [作者简介]江宜怀(19国一),男,安徽怀宁人,公安部郑州铁路公安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刑法学研究。 万方数据 · 10· 江宜怀: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一) 简单地表述为:丢失枪支,包括被盗、被抢或者遗失等情况。…也有论者著文认为:丢失枪支不报罪中的“丢失” 一词应作扩大解释,凡是枪支被盗、被抢、被骗的,都属于丢失枪支。L2』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何谓“丢失”?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丢失”即“遗失”之意。而“遗失”一词,该词典解释为“由于疏 忽而失掉(东西)”,照此理解,枪支被抢,特别是枪支被抢劫的情形显然不应包括在丢失枪支之列。因为丢失枪 支只能是由于行为人主观心理上的疏忽而造成,而枪支被抢劫则是在抢枪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使持枪人 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不知反抗的强制方法的情况下强行劫走枪支,因此,对于持枪者来说,枪支被抢劫并无主 观心理上的疏忽。至于枪支被盗窃、被抢夺等虽有可能存在持枪人主观心理疏忽的情况,但也难一概而论,毕 竟枪支被盗窃、被抢夺均系外力作用所致。因此,从汉语语言习惯的角度来看,称“丢失枪支包括枪支被盗、被 抢的情况”,并不是一般国民根据汉语语言习惯都可能预料到的结论,或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