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批准日期 2001-12-28 实施日期 2002-07-0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Standard for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Security Landfill Site for Hazardous Wastes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填埋物入场条件、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
运行、封场及监测等方面作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填埋的入场条件,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的环境保护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6.1~5086.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T 15555.1~15555.12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4848 地下水水质标准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3 定义
3.1 危险废物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 填埋场
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
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3.3 相容性
某种危险废物同其他危险废物或填埋场中其他物质接触时不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
可能对填埋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
3.4 天然基础层
填埋场防渗层的天然土层。
3.5 防渗层
人工构筑的防止渗滤液进入地下水的隔水层。
3.6 双人工衬层
包括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的防渗层,其构成见附录A 图1。
3.7 复合衬层
包括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和一层天然材料衬层的防渗层,其构成见附录A 图2 。
4 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
4.1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
素而受到破坏。
4.2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3 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
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4 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 以上。
4.5 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 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4.6 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4.7 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4.8 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b. 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c. 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d. 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白桦诗库的]贝壳-曼德尔施塔姆诗选[俄]曼德尔施塔姆.智量译.外国文学出版社99.pdf
- [小白桦诗库的]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俄]茨维塔耶娃.苏杭译.外国文学出版社99.pdf
- [新员工培训系列]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串讲.pdf
- [译林世界文的学名著]王后-《根》的续集-下[美]亚历克斯·哈里、大卫·史蒂文斯.徐淑萍译.译林出版社997.pdf
- _大数据_背的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_黄升民.pdf
- 《“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则》.pdf
-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前瞻性研究.pdf
- 《gb 50的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
- 《大数据,小的时代,向移动互联网迁徙-202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数据分享》_dcci.pdf
- 《大学》注音的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