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VIP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第一章 概述 1.1 塔设备基本要求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的典型单元操作。它利用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以实现分离目的。这种分离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传质实现,而作为气、液两相传质用的塔设备,首先必须要能使气、液两相得到充分的接触,以达到较高的传质效率。另外,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塔设备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1、气、液处理量大,即生产能力大流体阻力小结构简单,,安装。能满足某些工艺的特性:腐蚀性,热敏性,起泡性等。? 冷凝器→塔顶产品冷却器→苯的储罐→苯 ????????????????????????↑↓回流 原料→原料罐→原料预热器→精馏塔 ???????????????????????↑回流↓ ?再沸器←????→??塔底产品冷却器→苯的储罐→苯? 塔顶馏出液易挥发组分组成: 塔底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组成: 塔底平均摩尔质量 Mw =0.0403×78+(1-0.0403)×106=104.87kg/kmol 塔釜残液流量 W = 因塔底设置再沸器,精馏操作为间接蒸汽加热方式,故根据全塔物料衡算: F = W + D (3-1) (3-2);馏出液流量为 3.1.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1.2.1全塔平均挥发度的确定 查资料得: 表3-1 安托尼方程系数 组分 常数 A B C 苯 6.023 1206.35 220.24 乙苯 6.0824 1423.225 213.206 以塔顶挥发度计算为例:已知操作压力为105.3 kPa,经过多次试差得:塔顶挥发度的确定:假设泡点t=81.5℃,则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可根据安托尼方程算得: 对苯: 对乙苯: = , 与塔顶易挥发组分的组成0.9926十分接近,所以假设正确。 同理,我们求得塔底温度为132.7℃,α=4.34。然后在81.5℃和132.7℃之间取几个值,分别算得挥发度,列表如下: 表3-2不同温度下挥发度 温度t/℃ 81.5 90 100 110 120 132.7 /kPa 105.93 136.33 180.30 234.45 299.92 402.71 /kPa 17.91 24.46 34.54 47.75 64.73 92.88 x 0.9929 0.7226 0.4855 0.3083 0.1725 0.0401 y 0.9986 0.9296 0.8271 0.6931 0.5137 0.1747 α 5.91 5.57 5.22 4.91 4.63 4.34 所以相对挥发度可取表中各温度下α的几何平均值: 3.1.2.2 回流比的确定 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q=1,所以最小回流比求得Rmin Rmin== =0.3082 回流比R=(1.0-2.0)Rmin ,分别取R=1.1Rmin,R=1.2Rmin,……,R=2.0Rmin,利用逐板计算法得到: 表3-3 回流比与理论塔板数关系 回流比 理论塔板数 (含再沸器)= (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1 = = = 0.3151x+0.6799 (3)提镏段操作线方程: ym+1,= = 3.1.3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当R=0.46时,利用逐板计算法得到:(塔顶使用全凝器)塔顶第一块板上升蒸汽组成与塔顶产品组成相同。即:y1=xD 根据理论板的定义可知,每块理论板的上升蒸汽组成与该板下降液体的组成互成平衡。即y1与x1为平衡关系,因此,利用平衡方程由y1求出x1。而第二层塔板上升蒸汽组成y2与x1满足精馏段操作关系,可用精馏段操作方程:y2= 求出y2。同理,由y2利用相平衡关系求x2,再x2由利用操作线方程求x3…,如此交替利用相平衡方程和操作线方程进行逐板计算,直到xn xF时,则第n层理论板即为进料板,精馏段的理论板数为(n-1) 同上,进行逐板计算至 xw为止。由于间接蒸汽加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则提留段理论板层数为(m-1)==107.1℃下苯的液相粘度为μ苯=0.237 mpa·s,乙苯的液相粘度为μ乙苯=0.31 mpa·s。 平均粘度为μL=∑xiμLi=0.7162×0.237+(1-0.7162)×0.31=0.2577 mpa·s 根据Drickamer和Bradford法,全塔效率: =0.17-0.616lg=0.17-0.6161×lg0.2577=0.5327 3.1.4.2 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7(不含再沸器) 第四章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 查资料得:由公式ρ=A+BT+CT2+DT3 +ET4 其中T单位为K

文档评论(0)

wo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