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精神压力调试创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与精神压力调试创新.ppt

心理健康 与 精神压力调适 主讲人 彭惠英 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统计表明:中国约有39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换言之,平均每100个中国人中,至少有3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健康概述 健康新概念 - WHO(1964) 不仅意味着身体没有疾病,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心理健康 正常(高、低)- 问题 - 障碍 - 疾病 (轻、重) 心理健康概述 什么是心理健康 - 标准众多 - 自我评定方法 ◆ 体验:愉快、自我评价 ◆ 社会:效率,人际关系 ◆ 发展:纵向评定 心理健康的维护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 生理因素 疾病(大脑、躯体疾病;医学) - 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发展、教育;家庭、学校) - 社会因素 社会应激(生活事件;个体应对) 每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段都可能有心理困扰,出现烦恼、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人人都有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来自外部的压力 学历贬值 靠一纸大学文凭就高枕无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问题: 为什么经历了同样的生活事件,有人出问题,而有人没问题? 小故事: 上班路上骑单车的故事 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三: 人格特征 如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四: 个人的期望和认知 不同的个人期望水平会导致不同的情感反应 不同的认知评价导致不同的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五: 社会支持 如来自亲朋好友家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六: 应对方式 个体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行为。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各种不良的后果! 生理(躯体)方面的不良后果 心理方面的影响 社会功能方面的影响 疲惫、乏力 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生病 各种身心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癌症 糖尿病 哮喘 荨麻疹 焦虑、烦躁 情绪低落、抑郁 攻击性行为 攻击他人 攻击自己 社会角色改变或不能胜任 家庭 工作 逃避、脱离现实 影响心理健康的“ABC”理论 通常认为: 改变方法:认识八种不良思维效应 以下八种思维效应不利于心理健康 ①晕轮效应: 当月亮蒙上一圈晕轮时,人们的视觉就会产生误差,容易把晕轮也当成实体的一部分。抑郁的人习惯于不切实际地否定自己,把自己的弱点加以夸大和泛化,并把自己的价值和某一件事的成败等同起来,无形中加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 ②墨镜效应 就象在头脑中戴上了一副滤色镜片,滤掉了所有积极的东西。晴天有如阴天,钻石等于泥尘。因心情灰暗而抑郁不乐。 小故事:父与子 从内地来深圳打拼的小王,又一次失业了。满大街地转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情绪极度低落的小王去路边大排档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块钱换了酒喝下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的地方。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并没有给他争气,他的成绩单居然比上学期还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说话,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起来。 当小王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习惯地拿起笔补写昨天的日记:5月6日,星期一,真是个倒霉的日子,工作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更可气的是儿子又考砸了,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③逆反效应 一听到有人赞扬你,就想到,“他不过是在鼓励我罢了,正说明我在这方面是很差劲的”,而不会想到你或许真有这种该受赞扬的优点。 ④自责效应 一看到别人脸色不好,就想到自己是不是得罪了他。以为任何事只要自己沾了边,一旦办糟了就有自己的责任。生活在如此沉重的负担下,怎么能指望有开朗的心境和快乐的人生呢? ⑤禁闭效应 情感上自我封闭,总是感到内疚,永远是内疚,而从不采取行动。 ⑥极端效应 因一次失误就推论自己的一生,思想走极端,不能调和自己内心激烈的冲突。一名一贯优秀的学生,因偶尔挫折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的一生,跳楼自杀。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有心满意足的时候。 ⑦倒置效应 “我心情抑郁内疚,一定是我干了什么不好的事。”这是本末倒置的最好例子。 ⑧双筒望远镜效应 把缩小的一头对准自己的优点,把放大的头对准自己的缺陷,然后感慨道:“我是多么的丑陋啊!”没来由的自卑使自己萎靡不振,形同瘫痪。 我们需要防微杜渐,警惕和防止以上不良思维效应发生在自己身上。 记住:当你生气久久无法平复时,你已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