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性实验题的答题技巧(广东专用)..ppt
(2)收集纯净的气体,必须要经过一系列除杂后再干燥、收集。需要某气体参加加热反应(如CO、H2与CuO、Fe2O3的反应)时,应先干燥再反应。 (3)同一实验中有几处装置需要加热时,通常先加热制气装置,待产生的气体把体系内的空气排净后再加热反应装置。停止加热时,先停止加热反应装置,再停止加热制气装置,使制备的气体继续通一会儿,使生成物冷却,防止生成物又被氧化(如CO还原Fe2O3的实验)。 【类题试做,精题精练】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 子质量 密度 /(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 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 2 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 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 。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解析】(1)考查常见仪器的辨认,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 管。 (2)在加热液体时需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因加热而使液体暴沸。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停止加热,冷却后 再加入碎瓷片,应选B。 (3)本实验中容易产生的副产物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的环己 醚,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洗涤干净并检查是否漏水,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是环己烯,密度为0.810 2 g·cm-3,比水小,在上层,分离时先把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是为了除去醇和水。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所需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可用圆底烧瓶)、温度计、带石棉网的铁架台、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尾接管)、接收器等,不需用到的仪器是吸滤瓶和球形冷凝管。 (7)本实验由环己醇制取环己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和表格数 据可知,100 g环己醇可以生成82 g环己烯,那么20 g环己醇可 以制取环己烯16.4 g,而实际得到10 g,所以产率为 ×100%=61%,故选C。 答案:(1)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防止暴沸 B (3) (4)检查是否漏水(检漏) 上口倒出 (5)干燥(或除水除醇) (6)C、D (7)C 2.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 , 使用H2O2的优点是? ; 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 生成沉淀。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 。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 方案不可行,原因是? ;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 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Mr=250)含量,取a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