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標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日常生活的表演 參與體系 為了以自我的身分參與社會體系,我們必須找出自我和體系的關係,理解自我和社會體系如何相關、在什麼地方產生關聯,以及我們在體系中的位置又如何回應了我們對「自己是誰」的感受。(見樹又見林,p.151) 台前(或稱前台) 個體表演時能夠以一種普遍固定的方式來對觀察者進行情境定義的部分 當個體扮演一種確定的社會角色時,他常常發現人們已經為這種角色確定了獨特的前台 表演之必要 工作的需要 解決互動時模糊與不確定帶來的焦慮 外籍家務工作者的自我呈現 本部份投影片內容引自:藍佩嘉,2002, 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八期。 家務幫傭的工作角色 家務勞動的關鍵工作內容之一是表演謙卑(deferential performance),包括以尊語稱呼雇主、不主動發言、謙遜的身體語言、在應對進退上儀式性地遵從雇主的權威等等。住在雇主家中的家務勞工,必須「有個女傭的樣子」(acting like a maid)。 (P.191) 回顧Goffman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如演員,會持續因應不同的觀眾與情境,來維持自我的形象。而這樣的印象表演是有時空限制的,在「前台」(front region)指的是有觀眾在場、進行特定表演的區域,在前台受到抑制的某些行動則出現在「後台」(backstage)。 前台與後台之必要 外籍家務勞工的生活,前台是週一到週六、住在雇主的家中,她們的言行舉止必須應服觀眾-雇主-對於外籍女傭的期待,而展現服從、奉承以及節制的一面。相對於此,放假外出的星期日構成了他們生活中的後台,可以離開雇主觀眾的目光/監視之外,展現角色外的不同形象。(P.192) 前台的劇本 台灣仲介或雇主給予外籍女傭的工作規則中通常會規定工作時不可以化妝、戴首飾、塗指甲油,或擦香水。受訪的菲籍勞工也有意識地「裝醜」,大部分穿著簡單的T恤配上百慕達短褲或寬鬆長褲。如此含蓄的穿著打扮(「乾淨樸素」)強調她們卑下的女傭地位並壓抑她們的女人味,以免女主人感到威脅,擔心男主人的外遇。 (P.194) 後台的自我呈現 當外籍家務工星期天出門時,他們離開了雇主的管轄範圍,換穿緊身T恤、迷你裙、名牌牛仔褲,塗上彩妝指甲油、戴了耳環項鍊。透過這些有形的裝飾,來裝扮出一個截然不同於她們在雇主家工作時的形象。 (P.194) 前後台的隔絕 休息日的打扮是她們穿梭於前後台之間轉換身份的鮮明象徵。 (P.193) 她們必須有效地隔離前台與後台,…也就是Goffman所說的「前台與後台的通道必須被封閉,或是整個後台都被隱藏起來不被觀眾看到」 私領域是前台 對於寄宿於雇主家的外籍家務勞工而言,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定有著複雜交替的關係。他們所寄宿的私人家戶反而成為充滿監控窺視的前台、隱私權經常受到侵犯的公領域。 (P.196) 公共空間是後台 在星期天,如火車站及公園這種遠離雇主家的公共空間,反而能夠保障他們較多的隱私及個人自由。公共空間的後台,讓她們能夠維持一個可以不同於工作時的女傭身份,並在同鄉的社群中獲得集體歸屬感以及自主的空間。 公開和隱蔽的劇本 James Scott(1990)發展出一組概念,來彰顯從屬群體在統治者面前的表演,實是面對權力箝制時的應對抗拒之道。Scott 指出像佃農、奴隸這樣的被高壓統治的公開群體,在統治者的面前往往照本宣科、虛與委蛇,亦即所謂的「公開劇本」(open transcipt),然而在遠離統治者的管控範圍之外,從屬團體在後台的言行舉止發展出另一套「隱蔽腳本」(hidden transcript),透過玩笑、詩歌等日常論述,挑戰統治者權威,並展現若干自由反抗的空間。 (P.192) 後台區域的界線不只是藉由地理空間的侷限,也包括時間的界定。 午夜鐘響仍是掌握在握有權力的雇主手中,如同灰姑娘回到廚房,馬車變回南瓜,外籍家務勞工在假日結束、回到雇主家後,只得卸下妝、關掉手機、換下炫麗的衣妝,改穿謙卑的圍裙。 Cyberspace Interaction 網際網路互動 (Cyberspace Interaction) 特性: 排除非語言性的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個人可以比較自由地選擇展現一個不同的自我 在此種新的社會關係中,匿名性(anonymity)被接受 林鶴玲的MUD研究 選讀:虛擬空間設計的權力與控制, 林鶴玲,台灣社會學,第二期。 林鶴玲用線上多人互動遊戲的觀察,討論「虛擬空間的互動法則只是複製(甚至強化)現實人際關係中的角色期望與社會控制」以及「虛擬空間的互動提供更多跨越現實的可能性」這兩種看法 虛擬空間帶來自由 網路虛擬空間中,去除了線下面對面互動身份線索的互動情境,角色與行動者「自我」之間不再是一對一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