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行為能力-uschoolnet.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的行為能力-uschoolnet

* 第三章 民法與生活 民法規範的事項 ◎ 民法的種類(私法?無公權力介入) 廣義:包含各種民事特別法(比如:公司法、證券法等) 狹義:民法(包含:總則、債編、物權編、親屬編、繼承編) ◎ 民法的權利主體 人:自然人(自然存在),始於出生(ex.遺腹子)終於死亡(ex.失蹤七年) 法人=私法人:社團、財團 公法人:國家與地方自治團體 民法規範的事項 ◎ 財產 口頭約定:默認行為。 例外:需書面契約者-不動產(土地、房子)買賣 效力:簽名、蓋章外,指印需兩人以上證人在旁簽名。 注意:附「但書」的契約 ◎ 但書 是法律上的專門用語,通常表示特別或除外的意思,因在法律條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稱為「但書」。 民法的行為能力 ◎ 民法修正「婚姻」(97.5.23) 舊:儀式婚-公開儀式、兩人以上證人。 ? 戶籍是否登記引發社會問題。 新:登記婚-書面為之、兩人以上證人,戶政機關登記。 ◎ 訂婚的法律效力 「婚約」才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片面解除婚約會產生「民事責任」(損壞賠償) ◎ 離婚 須親自辦理,民事責任包含:贍養費(一方過不下去)、損壞賠償(一方有過錯) 民法規範的事項 ◎ 民法修正「繼承」(98.5.27) 舊:概括繼承與拋棄繼承並行制。 ? 父債子還的概念。 新:限定繼承與拋棄繼承並行制。 ◎ 繼承順位(未立遺囑情況下) 1. 配偶+直卑(子女、(外)孫子女…) 2. 配偶+父母 3. 配偶+兄弟姐妹 4. 配偶+(外)祖父母 民法規範的事項 ◎ 應繼分 指繼承人對屬於遺產的一切權利和義務,應該分得的比例。此指法定應繼份,有一定比例之分配。 ◎ 特留分 指繼承人應享有遺產分配之最低限度。 例如:長子不孝 特留分都沒份 權利行使的原則 ◎ 私法自治 契約自由原則 例外:打賭、戀愛合約 當事人進行原則(不告不理) ◎ 誠實信用原則 又稱「帝王條款」 例如:偷500罰5萬、瑕疵品(6個月內) 例外:網購、電購、郵購(7天猶豫期) 民事責任:契約無效、換貨、打折、損害賠償… 權利行使的原則 ◎ 時效消滅 日常開銷 2年 租金、贍養費等 5年 民事責任 案例:台中市一名牙醫27年來對父母不聞不問,甚至連父親病逝,也不願意奔喪,現在連媽媽也臥病在床,弟弟為了逼他回家見媽媽一面,一狀告上法院,雖然最後法院判他喪失民事繼承權,不過他還是堅持,不肯露面。 以後你可不可以不扶養你的父母?不扶養會怎樣嗎? ◎ 侵權行為 指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或利益之行為。(例外:非完全行為能力人) ◎ 產生原因 指不履行或違反 上的義務,或不法侵害他人權利,應受的法律的處罰或制裁。 民事責任 民法 ◎ 債務不履行 指不按照契約履行約定,或履行契約但發生其他糾紛。包含:履行延遲、不能履行、不完全履行。 案例:幫少女刺青賠很大 ◎ 民事責任種類 損害賠償(包括身體心理上的)。例如:登報道歉 2. 回復原狀。例如:車禍事件 ? 回復原狀不成才採取損害賠償的方式(小幫手)。 3. 無效及撤銷。例如:養子女婚約無效 4. 契約解除。例如:網購年菜 5. 返還利益。例如:保證班退費 6. 人格剝奪(僅限法人)。 7. 停止權力行使。 8. 強制執行。例如:欠租未繳 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 案例:小情侶殉情事件 ◎ 連帶賠償責任 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項規定:「被害人對於第三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者,加害人對於該第三人亦應負有損害賠償責任」。所謂「該第三人」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條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條之一規定有: (1).直系血親相互間。 (2).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 (3).兄弟姐妹相互間。 (4).家長家屬相互間。 (5).夫妻間。 民法的行為能力 ◎ 法律行為 指一般從事的生活事實中會產生權利義務改變者,比如:買賣、結婚,但吃飯、睡覺則否。 ◎ 行為能力 同「識別能力」,可由年齡與精神狀態作為區分。 ◎ 法定代理人 一般而言, 是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而 是受監護宣告者的; 是法人的; 是該機關的法定代理人。 例外:無父無母之未成年子女以監護人做法定代理人,但未成年已結婚者不在此限。 監護人 董事 機關首長 父母 民法的行為能力 ◎ 民法修正「禁治產」(97.5.23) 舊:採一級制,以「心神喪失」與「精神耗弱」判定。 ? 但精神科並沒有這兩種病症??? 新:採二級制,包含「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修為「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民法的行為能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