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以“静”治军.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曾国藩以“静治军 彭 昊 (湖南商学院文学院,湖南长沙) 摘要:曾国藩以“静”治军的思想主要来自于黄老道家,表现在守营以静、以壕为兵和攻城以静、围城打援两方面,充分体 现出以道补儒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道家思想的经世价值,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士大夫成就事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以“静”治军;以道补儒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i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3.OIl5.0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与兵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儒 地、人的本源状态。“静为躁君。叫1】(PI)‘‘不欲以静,天下将自 家推崇忠诚、笃信、仁义等伦理标准,不主张运用权谋应对 定。”【I】(珊)“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脚1’只要守静,修 各种变化,因而很少思考战略战术原则。相反,道家重在理 身和治天下时则会遵循无为之道,进入理想状态。魏源认为: 身理国,视身国一体,“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 黄老静观万物之变,而得其闻辟之枢,惟逆而忍之。静胜动, 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Ⅲ】(H唧,将人的修身保养与国之治理 牝制牡,柔胜刚;欲上先下,知雄守雌;外其身而身存,无私 防卫放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认为两者必须遵循共同的“道”, 故能成其私。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也。【。】(嘲 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f2】(脚7),“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 《淮南子·兵略训》明确将“静”运用到军事活动中。“兵 禅”【3】(删。所以道家也必然论兵、言兵,其思想与兵家有许 静则同”,因为“无形而制有形,无为而应变”。根据“敌先我 多相通相合处,进而深刻影响到历代军事理论、战争谋略、 动,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则是疲其力也。形见则胜可制 战术指挥等理论学说的构建,至今仍有道兵家一说。…道 也,力疲则威可立也”的理论,主张治军应该“静以合躁,治 家明确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I】(删十分重视运用战 以持乱”。“静则能应躁,后则能应先”。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略战术谋求取胜之道。作为立下赫赫战功的湘军统帅,曾国 是争斗时的明智选择,所以“圣人贵静”,体道修身应如此, 藩所心仪的道家人物范蠡、张良、诸葛亮、李泌、郭子仪等都 养生治国应如此,用兵之时更应如此。此后,理学家吸取了 是著名的军事谋略家,而深受道家影响的古代军事家更可 道家的贵静学说,构建了主静的修身理论,却并未将之运用 谓史不绝书。曾国藩明确主张:“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 于治国治军方面。曾国藩以“静”治军的思想,追根溯源,在 之理也。吖s】(1845)他指示王鑫所率湘勇在训练时“务须讲求分儒家思想之外,主要还是来自于黄老道家,体现出以道补儒 合之法,千变万化,行伍不乱,乃可以少胜多,以静胜动”,训 的思维方式。战争中无非攻和守两方面,曾国藩的攻守战略 练严格,军法严明,才能以静胜动。虽然王鑫爱兵如子,能征 中,都主张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善战,是令对手害怕的“王老虎”,曾国藩仍批评他“惟以久 守营以静以壕为兵 履行间不得养静为虑,则尚有所未达。须知千军万马,金鼓唣 ·曾国藩于咸丰五年江西南康水营作《水师得胜歌》中就 聒之中,未始非凝静致远、精思通神之地”【6】(嘲,以致有岳 规定:“第四军中要肃静,大喊大叫须严禁。半夜惊营莫急 州之败。他批评弟弟的吉字营“锐气有馀,沈毅不足,气浮而 躁,探听贼情莫乱报。切莫乱打锣和鼓,亦莫乱放枪和炮。”第 不敛,兵家之所忌也”…(嘲,常要求将领“息心静观”【,】(删, 二年南昌省城作《陆军得胜歌》也规定:“他呐喊来我不喊, 将道家体道修身的主静方法运用到临敌指挥中。 他放枪来我不放。他若扑来我不动,待他疲了再接仗。“第四 道家进入自然无为之境的首要途径是静观玄览,因而主 规矩要肃静。”不许高声大喧哗。”咸丰八年时还规定:“贼 静,所谓:“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日静,静El复命。”…(㈣ 来不许出队,不许点灯,不许呐喊,说话悄悄静静。呵5】(嘲成 要尽可能地排除杂念物欲,回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