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批评孩子应谨记三大原则(家长须看).doc
批评孩子应谨记三大原则(家长须看)
1.批评孩子“尊重”在先
孩子虽小,自尊心却不比成人弱。父母一句话说重了,外向的孩子会立刻把不高兴写在脸上,还要申辩几句;内向的孩子则会把怨气憋在心里,日久天长容易形成内心强烈的自尊和强烈的自卑。 孩子哪里做得不好,父母当然应及时指出来,不让小毛病发展成大的祸患,但这并不是说一分钟也不能等。既然事情发生了,最好是先解决这件事,而不是先教训孩子,更不是粗暴地责骂孩子。如果是在人多的场合或家里有客人,父母不妨找机会把孩子拉到一边说句悄悄话,或等到客人走了以后再说,避免孩子遭遇下不来台的尴尬。对于那些很有个性的孩子,强硬的态度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他会很快理解父母的意图,默认批评,自尊心也不会受伤害。
批评要找适当的时机,其出发点应该是对孩子的关切。粗话、恶语,就像支支毒箭,只能用来反对敌人,不能用以对付孩子,否则只会使他/她产生不满、反怒、仇恨的情绪以及报复的念头,逐渐学会使用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保护自己。
美国的海姆·金诺特博士总结的对孩子的尖刻语言
漫骂:混蛋、瘪三、骗子
侮骂:笨蛋、真是个废物、不中用的东西
指责:又淘气了、真是个坏孩子
压制:给我住嘴、你敢不听大人的话
强迫:不许说不行
威胁:你敢不听我的话,我再也不管你了
挖苦:亏你想得出这种蠢方法,你真聪明
用这类伤害性的语言去批评孩子,有时确实也会立刻见效,孩子会乖乖地服从父母的意志,然而,这种屈服只是暂时的。
从长远看,这些语言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懂得尊重孩子,批评时就事论事,不翻旧帐,使孩子懂得自己她错在哪里,不再重犯,那么,这样的批评就能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
2.批评的话越实越好
批评孩子,钉是钉、铆是铆,说准说透,以质量胜数量,不要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
孩子最烦的就是父母唠叨,它会让孩子产生“永无出头之日”的绝望;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通粗暴指责,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其结果是父母说了很多,孩子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2岁的宝宝晚上睡觉前吵着要吃巧克力,你是指责他“坏毛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听话、真让大人劳神,给妈妈找了更多的麻烦”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懂得“坏毛病”、“听话”、“劳神”、”找麻烦”指的是什么。一下子用那么多的话来批评宝宝,他只会觉得妈妈唠叨。另外,对孩子细枝末节的事情喋喋不休地批评,也会渐渐失去批评的力度和效果。
还是说一句“睡觉前吃巧克力牙齿会疼的”,并告诉他牙疼比打针可疼多了,疼得咬不动东西,所有的好吃的都吃不成了?这更能让宝宝明白妈妈的意图,批评也要换换新包装。
批评就是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态度和行为。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话一耳听一耳冒,批评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其实,即便是成人,每天反复听“快点,别磨磨蹭蹭的!”“去把玩具捡起来!”一类单调、重复的话,耳朵也会磨起茧子,孩子就更容易对此产生“心理惰性”。他们需要新鲜的语言给自己提神,推陈出新往往能提升孩子做事的兴奋点,假如你换一种说法:“如果我们再耽误一会儿,恐怕就看不上海豚表演了”或“已经晚上九点了,该让毛毛熊回家睡觉了”,孩子或许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
3.无声有时胜有声
沉默是金。一些很明显的错误或顽固性错误,孩子自己也会意识到。如此习惯成自然地一错再错,被父母“敲打”的心理准备早就“百炼成钢”。此时如果父母仍旧依照惯性老生常谈地指责一番,实际上是如了孩子的愿,他可能会如释重负,眨眼之间就把批评忘得一干二净;相反,父母的冷处理倒让孩子忐忑不安,觉得很不自在,并揣摩父母的心理。适度、适时的沉默可造就紧张的气氛,也给孩子留出了自省的时间,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