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诗墙考察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常德诗墙考察报告.doc

湖南常德诗墙考察报告 2004年5月,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诗词协会常务副主席陈修文一行莅临木兰,参加并指导XX县诗词协会成立活动。其间,陈修文主席建议,学习湖南常德经验,以松花江防浪墙为载体,建设具有木兰特色的诗墙,提升县城文化品位,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旅游行程内涵,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作贡献。  根据陈修文副主席建议,县委常委会决定,抓住庆祝木兰建县百年的契机,启动沿江诗墙建设工作。为切实做好木兰诗墙建设工作,从5月5日至5月8日,县委书记吴国禄同志利用五一长假,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树文,政协副主席周铭德到湖南省XX市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为便于假日期间取得联系,动身前,通过网上查询,与湖南省XX市诗墙公园管理处书记符乐农同志进行了电话沟通。到达常德后,前去考察的木兰同志受到诗墙管理处于双德主任和符乐农书记等同志的热情接待。他们牺牲休息时间,陪同我们到位于沅江之滨的常德诗墙现场进行了参观游览。符乐农同志和管理处接待科杨科长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参观后,在诗墙管理处会议室听取了符乐农同志的情况介绍。于双德主任还就诗墙建设中一度出现的注重诗墙建设,忽视文物保护的教训作了特别补充。诗墙管理处还向我们赠送了相关书籍和刊物。对于常德诗墙管理处负责同志的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情况介绍,令我们深受感动。吴国禄书记代表考察一行,向常德诗墙管理处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邀请符乐农同志今年7月赴黑龙江省XX县开会时到木兰做客。  二、常德诗墙内容、影响及功能  中国常德诗墙是中共XX市委、市人民政府采纳市政协委员提案决定兴建的一项大型文化工程。它是以城区沅江防洪墙为载体修建的,全长6华里,刻诗1267 首,石刻画43幅,共分6大篇章:《百代沧桑》篇,反映常德历史风云,时代变迁;《名贤题咏》篇,反映古今名贤题咏常德,歌颂武陵;《武陵佳致》篇,反映常德名胜美景,自然风光;《兰芷风华》篇,反映常德人文物产,民俗风情;《华夏新声》篇,从常德走向全国,反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五洲撷英》篇,从中国走向世界,精选五大洲名家名诗,反映人类文明、世界文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 948名书法家书写,正、行、草、隶、篆集于一墙,精彩纷呈。还嵌刻了43幅精美的中外石刻画。各大篇章的墙名和篇名,分别由我国当代名家赵朴初、沈鹏、启功、颜家龙、孙其峰、王学仲和肖娴、张仃、臧克家、方毅、陈天然等书写。一代艺术大师曹禺、舒同、吴作人生前也分别作了“武陵风流”、“江山如画”、 “风景这边独好”的题签。  诗墙始建于1991年,至2000年胜利完工,历时10年,耗资498.5万元。诗墙向世人展示后,名扬中外,好评如潮。被称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中国第一墙”,2000年9月,被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载入世界文化史册。 2001年9月14日,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视察常德诗墙,并应邀向诗墙无偿赠送长12.4米的墨宝《离骚》。2002年6月7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长江和洞庭湖防汛工作时,称赞说:“常德诗墙是一大创举”“诗墙就像西安碑林一样,有很高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还会更高。”、“要认真的保护”。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外交部长李肇星等领导同志也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到常德视察诗墙,并给与很高的评价。2002年 6月,中央文明办赴湘调研组参观常德诗墙后盛赞“看到眼里都是画,记在心里都是诗”。2003年首届中国 ·常德诗人节期间,中华诗词学会命名XX市为全国第一个《诗词之市》。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称赞:“中国常德诗墙,是总括常德古今诗词成果,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是可供万人同时研读、鉴赏并具永恒性的特大露天诗报;是将物质文明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巧妙结合、具有诗书画魅力的艺术长廊;是善于利用地方特点和文化优势,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创造。”  常德诗墙除了防洪功能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诗歌作为中华主流文化,历代传承。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重塑和回归,群众性的中华诗词热遍及全国。常德诗墙以独创的形式,使诗词走近了民众,扩大了诗词的诗教功能。涌现了大批诗词组织。据不完全统计,XX市已成立诗词协会23个,会员14000人,其中武陵诗社会员达千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近百名,已有80多人出版诗词专辑。全市出现了诗词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的动人景象。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基地。诗墙在结构和体例上,突出了常德的地方特色,充满了爱国爱家乡的激情,也蕴含着“让常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常德”的深意。多座大专院校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