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气候变化对内蒙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摘 要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了玉米实际产量和气候生产力的变
化趋势以及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温度和降水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探讨了通过
应用“3S”技术实现作物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定量分析,以期为内蒙古玉米种植面积提
取、生长发育监测和产量估算等提供便利手段。
1.研究区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
在内蒙古玉米主要种植区域选取8个代表性气象站点,对其近50年(1961-2010年)
温度和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肯德尔检验 (Mann-Kendall test )、计算干燥
度指数,分析了温度、降水量和玉米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
(1)近50年来,内蒙古玉米种植区域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突变发生在20世纪
80-90年代之间。从1961-2010年,东部区年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在2-6℃,1969年温度
最低,年均气温是2.32 ℃,2008年温度最高,为5.95℃;西部区年平均温度的变化幅
度在5-9℃,1968年温度最低,年均气温是5.39℃,1998年最高温度,为8.96℃。
(2 )近50年来内蒙古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东、西部玉米种植区的降水量呈略
减的变化趋势,东部区的降水量高于西部区。在东部区1998年是近50年降水量的最多
年份,达565mm;西部区降水量的最多年份在2003年,为444mm 。
(3)年均气温同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相关系数较小,而年降水量和玉米产量的相
关性明显高于温度,因而降水量与内蒙古春玉米生产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较为温暖的
地区尤为明显。
2.玉米种植区的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生产力
(1)根据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Thornthwaite memorial model )的模拟值分析,内
蒙古东、西部主要玉米种植区在雨养条件下的气候生产力波动性很大,趋势变化不明
显,但东部区的气候生产力远远高于西部区。东部区气候生产力在2001年最低,为
2 2
5151.3kg/hm ,1998年最高,为8186.2 kg/hm ;西部区气候生产力在1965年最低,为
2 2
2902.2kg/hm ,1961年最高,为7692.4kg/hm 。
2
(2 )1991-2010年,内蒙古东部区玉米单位产量变化范围为4116-8011kg/hm ,西部
2
区玉米单位产量变化范围为5463-12727 kg/hm 。2010年,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 占全区
2
种植面积的26.9% ,总产量为全区总产量的29.8% ,单位产量为6529.6 kg/hm ,是内蒙
古玉米的最大产区。
3.内蒙古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 )及其
对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
21世纪,在B1 (低排放)、A1B (中等排放)和A2 (高排放)三种气候变化情景
下,内蒙古不同年代的年平均气温都在增加,除海拉尔在B2情景下比基准值降低
0.17℃外,其余区域在3种情景下都比基准值升高0.77-3.01℃,且西部区增温明显高于
东部区。
与温度变化模拟的结果相比,降水的变化比较复杂,不同的排放情景下差别很大。
21世纪内蒙古东、西部区的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但总体上都将增加,其中东部区明
显高于西部区,相对于基准值(1971-2000年),年降水量表现为:A2 (高排放)A1B
(中等排放)B1 (低排放)。
4.遥感估产模型的建立
初步尝试通过“3S”技术,对玉米试验田进行了遥感估产,结果表明预测产量和实
测产量误差为0.30-3.69% ,估产的精准度非常高,说明了作物信息快速收集和定量分
析的有效性,可为玉米种植面积的遥感提取和产量估算提供了便利手段,对内蒙古玉
米种植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