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助青少年化解成长的烦恼
《他们的隐秘世界如此惊人》,是本报去年3月推出的专题报道。在反思“职校门”不雅视频的同时,部分学生对于性、毒品和生活的错误态度,让人揪心。在不长的时间内,传出的负面报道似乎已让一些原本风华正茂的花朵枯萎。而我们又该如何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抚慰他们的心灵?
【专题背景】伤痕累累的“花季少年”
2009年初,东莞近百名高中生卷入赌球风波;2010年,“职校门”不雅视频、“砍师门”又集中在一所学校爆发。学生群体在高频率地成为媒体负面报道主角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焦虑与深思。
事实上,东莞的教育事业是领先全省的。前年,东莞共有20名学生考进清华、北大;去年,光东莞一所民办高中——— 东华高级中学,就有8名学生迈入清华、北大的大门。高分考生的不断涌现说明东莞教育水平并非“等闲之辈”,而东莞政府重奖高分考生、石排实行25年免费教育等重磅消息,则每每让人艳羡东莞学生们的境遇。
然而,危机还是时有发生。2009年末,XX籍小学生何楚华在石排镇的出租屋内用红领巾上吊自杀,充分暴露了“留守儿童”亟须关爱与保护。而即使是面对鲜花和掌声的优秀学生,也难免会出问题。2010年1月14日凌晨,东华高级中学一名高一男生从宿舍楼4楼跳下身亡,让人在质疑其“学习压力是否过大”的同时,自杀事件还是将学生群体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如果说自杀只是一个人的纠结与失衡,那么赌球风波、不雅视频则伤害得更深。前者牵扯进去了近百名高中生,多人甚至险些因此断送了学业;后者则是一女三男的“聚众淫乱”,案件的轰动效应,让多少家庭颜面扫地。这一类的道德堕落,造成了更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让家长和老师们迷惑的是,他们越来越搞不懂孩子的心。本报去年曝光,多所职校的学生,私下用手机传看不雅视频,且不以为然。而厚街职业技术学校的“砍师门”,学生出于某种难以言说的原因,竟将刀砍向了自己的班主任。在道德边缘游走的学生们,终究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那么,如何纠正学生的“行为失范”,将他们拉回成长的正常轨道。这不仅仅是家长的一次扪心自问、幡然醒悟,老师的制度约束、越管越严所能轻易化解的。他们的青春无法盗版,但我们可以通过彼此的关爱、影响与呵护,显示自身的榜样力量。
【委员分析】欠缺化解青少年行为失范的软硬件
市人大代表钱映芳曾就青年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进行过一番调研。她指出,不少学生都或多或少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然而,东莞目前在化解青少年心理疾患难题上,软硬件都十分欠缺。
她说,心理辅导老师配置严重不够,“目前,大部分民办学校都没有配置心理辅导教师”。
她同时认为,青少年身心出现问题,与家庭以及校外教育也有很大相关,东莞缺乏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公共场所,她建议成立XX市青少年健康成长辅导中心,由专业人士直接接受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理咨询与求助。
政协委员李凤禅则比较关心青少年学生行为失范的社会环境因素。她认为,青少年学生滥用止咳水等成瘾药品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与一些不法销售商唯利是图有关。
她建议,对违法销售成瘾药品给青少年的店铺和场所实行严惩,对二度违法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
民革XX市委有关委员认为,化解青少年行为失范问题,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东莞可探索家校合力育人的新模式。比如,中小学举办家长会制度化,成立家长教师协会或家长协会,网上家长学校等。通过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使家长在青少年面前树立良好的成人榜样,优化其成长环境。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曾在去年底市长约见人大代表的现场会上针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进行过答复。该负责人表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工作方面,教育部门已经行动。包括2009年联合省教育厅,举办了专门的研讨会,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宣讲;最近在招聘时,已要求没有心理辅导教师的学校,优先招聘心理学专业教师;要求学校开足课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
市教育局还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即将挂牌,地点设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我们已在全市的专业心理教师中招了三个人,放在该中心随时接受咨询”。
此外,从去年5月开始,启动中职学校校风建设年。校风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学校相关负责人,将进行问责。
【市民声音】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
一提到孩子,大朗的士司机黄师傅就十分烦恼。他的儿子读初二,厌学,经常逃课,怎么教也不听。“有时候把他找回来,但是他很快溜回网吧去了。有时候真想抽他两巴掌。”他说,“怪就怪我忙于跑车,以前对他疏于管教。”
相对黄师傅而言,常平镇生意人梁先生则属于幸福的家长,他有1儿2女,个个都是“三好学生”,尤其是大女儿,在东莞高级中学读高一,成绩优异,还是学生干部。
梁先生认为,现在有些青少年行为偏离正轨,社会诱惑太多和家庭教育不当两方面原因要负主要责任。
梁先生说:“家长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