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视相亲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微
摘 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电视相亲类节目走过了20年的历程,几经起伏,现又卷土重来。虽以其活泼生动有趣轻松的风格,吸引了大批忠实观众,然而其节目本身的问题也不断引发争议并一度被广电总局要求整改,本文就热门相亲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相亲节目;问题;原因
一、引 言
进入2010年以后,我国的电视荧屏上忽又再度流行电视交友节目,标志是三个颇有影响力的省级卫视不约而同的开办相亲节目,虽然有的自称是冲关交友节目,有的强调是新派交友节目,但给人的感觉好像中国已经到了恋爱的季节,甚至是全民相亲交友的季节。但在一片热闹之中,相亲节目问题频出,颇受争议。
为解决相亲节目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相关业务指导部门和传媒媒体也纷纷发声。2010年初广电总局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管理通知》通知提出了若干要求:“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不正确的婚恋观”、“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近期的一些相亲节目言行出位,直接挑战社会伦理和价值底线,成了“炫富”、“拜金”的大舞台和“曝晒场”。大肆宣扬“拜金女”、“物质男”、“富二代”’、“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等,固然体现了婚恋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但电视作为公共平台,不应放大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1]。同一天,新华社发文《“电视红娘”:如何牵“红线”而不踩“红线”》,指出要坚决驱除低俗节目。两大中央媒体同时对电视相亲节目表明态度实属罕见,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电视相亲节目的问题的关注。
二、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内容流于三俗,缺乏深度
作为最重要公共媒体之一,电视节目本应当承担起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受众品味的重担,其一言一行都应为受众负责,做好信息传播的守门人。而综艺节目在秉承了娱乐性、通俗性、平民化、知识性等特性,带给现代人轻松一笑的同时,也应发挥其全民教化,普及知识、提高价值观念等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很多相亲节目有缺乏思想、低俗、“愚乐”之嫌。在给人们释放快乐、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却丢了节目的内涵和深度,让人笑过以后没有回味。节目制作人对庸俗、低俗的节目信息不加以过滤,对嘉宾利用节目进行自我炒作不加以把关,甚至把低俗言论作为引发收视的药引,以致《非诚勿扰》给人格调低俗之感:各种庸俗的拜金言论,拜金行为被大肆渲染,男女嘉宾间交流也流于低俗,挑战主流价值观。
(二)嘉宾身份不实,作秀痕迹重
对大众媒体而言,真实是其生存之本,但目前困扰电视相亲节目的另一大问题则是其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未婚男女,也正是这个群体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一需求的相亲节目有了收视的市场。但打着“真人秀”招牌的相亲节目,不是舞台剧,不是小说,其底线就是真正需要婚配的男女青年的真实表现。这类节目之所以能吸引观众,就在于它的所显现出来的冲突性。因此,无论节目以何种形式表现,嘉宾的身份和表现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如果节目的可信度受到质疑,是一定会影响节目的寿命的。目前的状况是,相亲节目最为被人指责的就是嘉宾的真实身份。不少网友在一些相关的论坛和网站中,讨论嘉宾的真实身份。相当一些外表突出,言辞火爆的女嘉宾被揭发身份造假。在这些人中,有被证实的已婚女性,有的模特儿也被证实是电视台的“托儿”。正如曹可凡说“比低俗更可怕的是虚假。与低俗相比,电视最可怕的是虚伪。我宁可接受低俗,也不能容忍虚假。”
这种以“托”的方式来烘托节目气氛,进行电视节目制作,表面看起来似乎获得了一时的收视率,赢得了观众的欢心。但究其后果,这种欺骗行为一旦被揭发,那些真心投入的观众们将感到极大的愤怒,并会迁怒与整个栏目,甚至对电视台乃至电视媒体产生极大的不信任感。这将必然毁掉电视媒体在观众心中的权威感和可信度,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也是毁灭性的。
(三)节目同质化严重,缺乏原创性
我国电视一直走的是学习和借鉴的发展之路,十年前如此,当下也是如此。综艺节目更是走“内地抄港台,港台抄日韩,日韩抄欧美,现在直接抄欧美”的路线。20 世纪末,《玫瑰之约》创办成功之后,短时间内,婚恋交友类节目曾在国内各电视台遍地开花、克隆成风,导致千台一面。但再好的节目看多了人们也会审美疲劳、腻烦,结果很快导致第二轮婚恋交友节目收视率急剧下滑渐退荧屏。当下风行的几档电视交友节目,无论在环节设置还是舞台布置上普遍缺乏独创性。《我们约会吧》是引进英国fremantle公司的《take me out 》的节目模式,而与之雷同的《非诚勿扰》可谓是“二度山寨”,两节目还险些因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移动式升降平台安全管理.pptx VIP
- JMP中文版使用指南.pdf VIP
- 供应商供货能力评估方法.docx VIP
- 外研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4 Everyday Economics Using language教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AI智能硬件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docx
- 国开一体化平台04037《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章节自测(1-1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思迅专卖店管理系统8特色介绍.ppt VIP
- 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x VIP
- 小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简单版(二篇).doc VIP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高中英语必备3500词汇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