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污泥反硝化聚——反硝化聚磷菌的驯化培养及生物性状分析.pdf

双污泥反硝化聚——反硝化聚磷菌的驯化培养及生物性状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污泥反硝化聚——反硝化聚磷菌的驯化培养及生物性状分析

摘要 双污泥反硝化聚磷—— 反硝化聚磷菌的驯化培养及生物性状分析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生:张怀玉指导教师:吕锡武教授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国内水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太湖、滇池、巢湖等内陆湖 泊水体的污染更为的严重,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水体中超负荷的氮磷所引起 的,开展高效除磷脱氮工艺研究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重大需求,传统的除磷脱 氮技术存在着泥龄、剩余污泥量、碳源等方面的局限性,双污泥反硝化聚磷工艺 以反硝化聚磷菌同步反硝化聚磷特性为依托,不仅解决了目前除磷脱氮所面临的 问题,还进一步提高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研究快速驯化 反硝化聚磷污泥,进一步筛选污泥中的反硝化聚磷菌,通过同时对污泥和菌并从 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结合性的研究,提高污泥反硝化聚磷效率的同时为双污泥工艺 提供重要的参数。 本课题在SBR反应器中,通过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这两个阶段驯化 反硝化聚磷污泥;在此基础上,研究驯化污泥的特性并筛选驯化出的污泥中的反 硝化聚磷菌,鉴定菌种的种属并研究单菌种的除磷脱氮的能力,以下为本课题的 研究结果: 在驯化出聚磷率为99.4%好氧聚磷(肋D印厅D,.淞彳cc册?”,口,fD甩咖册括脚简称 PAO)污泥的基础上,本课题成功驯化出了聚磷率为98.8%,硝氮去除率为91.7% 的反硝化聚磷污泥,研究PAO污泥的反硝化聚磷能力中发现,硝氮最佳浓度为 40m∥l,亚硝氮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污泥的反硝化聚磷。在研究反硝化聚磷 (DP玎打批口,fD刀m唧^D,.凇肋c胞,.胁简称DPB)污泥反硝化聚磷污泥过程中,硝氮 的最佳浓度为20m∥l,亚硝氮的浓度应大于10m∥l并小于20m鲫,DPB污泥在 驯化后反硝化聚磷能力较未驯化的PAO污泥较稳定,MLSS浓度应控制在一定 的范围内,不仅保证了氮磷的去除率,同时氮源的积累也最少,有利于污泥长期 的运行来反硝化聚磷。 在反硝化聚磷污泥中筛选得到了Dl、D2、D4、D6、D7这5株反硝化聚磷 菌,D5、Pl这两株好氧聚磷菌,D20这一株反硝化菌。通过Biolog快速鉴定, 为同一种属的铜绿假单胞菌(咫P”如埘D刀鲫c打阳玎P肋,埘,D4为硝基还原假单胞 , D5 菌似P砌聊D,l傩刀f舳阳幽cP”£/口距肠驯 为莫拉氏杆菌翻c胁P,D6口c胞,. ∞缸D口c鲥c凇/ly刀D印Pc泐影,菌Pl可能为产碱假单胞菌似P”如坍D一鲫 口比口7而罗玎P砂,菌D20为粘质沙雷氏杆菌触舢,砌脚邪PscP甩矽,PCR鉴定出菌 D6和D7均为不动杆菌属。 对单菌的研究结果表明,单菌在生长过程中聚磷,聚磷主要是在菌的对数生 长期,混菌由于不同菌之间的竞争性生长或协同作用而对磷的摄取能力不同。研 究不同污泥中菌群的变化对提高污泥有效反硝化聚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快速驯化主要是对驯化过程中影响污泥生长 的各个参数的控制和调节,驯化后的污泥和筛选得到的菌之间通过特性的对比分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析,以污泥特性为指导研究菌特性,将工程性的研究与微观的生物研究相结合, 相比于单方面的研究污泥特性及菌特性有着重大的突破,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研 究提高驯化污泥反硝化聚磷的能力的各个参数,并与双污泥工艺相结合,达到提 高工艺反硝化聚磷的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驯化;鉴定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enitri行cation T!wo—sludge Accumulationon of StudyCulturing Denitri匆ingPhosphoms Bacte“aandB iologicalProperties Analvsis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