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进高效课堂的六条策略 主讲:《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学院王红顺 电话 Q Q: 512093217 博客:变压器(新浪) 信箱:wanghongshun2006@163.com 微信号:WangHongshun2006 数学立志公式 1365=1 1.01365=37.8 0.99365=0.03 每天努力一点点,一年后? 每天落后一点点,一年后? 过程控制效应 90%X90%X90%X90%X90%=59% 任何一项工作的过程都是有一个个细微的环节串联而成,每个环节都以上个环节为基础,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以乘法为基淮最终产生结果。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一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高效课堂推进何偿不是这样? 学习宣言 学习,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增值; 学习,是对自己和师学高度负责; 学习,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 学习,是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 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我卓越! 课堂的价值 1、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是食品,课程是营养品)。 2、学生从课堂的单纯消费者走向课堂的贡献者(课堂的知识是由课本的知识、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师生碰撞生成的新知识三部分组成的),课堂不但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成、创新知识。 3、课堂不是培养顺民、暴民的驯服场,而是培养未来公民的孵化场(今日志课堂,明日之社会)。 4、课堂是生命拔节场所,是享受教育、享受幸福的场所。 课堂三重境界 1、生动型:教师讲的生动(讲授式); 2、互动型: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为教服务的(启发式; 3、自动型:学生小组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为学服务的(发现、探究式。 好课的十个视角 教育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需要科学评价。一节课,评价的标准不同,其价值指向也不同。那么,评判一节课的优劣有哪些维度呢? 好课是流程清晰的课;好课是看得见思维痕迹的课。好课堂里出故事;好课堂里出性格;好课堂里出精神;好课堂里出公民;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1、从教学的出发点来看:是学科意识,还是课程意识?是教学意识,还是教育意识?是教书意识,还是育人意识? 2、从课堂的立意来看:是教师教会的课,是学生学会的课,还是学生会学的课?是教师讲的生动的课,是师生互动的课,还是学生自发自动的课?换言之,是抱着学生走的课,是扶着学生走的课,还是引着学生自己走的课?是单一传授知识的课,是培养思维、启迪智慧的课,还是点化生命的课? 3、从学习目标的设计来看:是教师或教研组(备课组)研究预设的目标(目标公有制),是师生协商制定的学习目标(目标股份制),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起点、兴趣、需求、自我制定的学习目标(目标私有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由一定的知识、技能、方法的储备后,与其他同学一道研究新问题而动态生成的目标(目标资本联营)? 4、从探究问题设计的层次看:是教师提问、给方法,让学生得出结论?是教师给问题,让学生找方法、得出结论?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或提出探究的主题,学生提问题、找方法、得出结论? 5、从课堂流程来看:好课=真正自学+需求合作+有效展示+升华点拨+对症练习。 6、 从师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来看:学生单纯是课堂的消费者?学生不仅仅是课堂的消费者,而且是课堂的贡献者?学生是接受知识,还是发现知识?学生是单纯传承知识,还是兼顾创新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知识的化身、是传授、是课堂的控制者、唯一的评判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唤醒、是示弱? 7、从课堂你的氛围来看:课堂是只有温度没有高度?还是只有高度缺乏温度?还是既没有温度又没有高度? 8、从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看:是教学辅助?是与学科整合与融合?是为教服务,还是为学服务? 9、 从课堂教师的教德与学生的学品来看:看课先看德,议课先议品,好课必有好的教德与学品。教德如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学品如学会倾听、学会谦让、请归位、不打扰别人等等。 10、 从教学的成效看:应追求效率、效果与效益的全面提升,同时还应追求学习力、学习品质与课堂幸福指数的和谐生长。 高效课堂的三大走向 1、助学工具助推高效课堂,如微课程、思维导图、高效阅读、高效协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