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doc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本文通过对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相关应对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2011年,中央、安徽省委出台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两个1号文件,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给农田水利发展带来新的春天。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灌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本人对巢湖市沐集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进行了专项实地考研。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目前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也发现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共性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现状
沐集灌区位于巢湖市南部丘陵地带,座落于槐林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据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996.0毫米,气温16℃,最热月为7月、月均温28.7℃,最冷月为元月、月均温2.7℃,全年无霜期247天,日照时数为2106小时。
沐集电灌站工程始建于1958年,正式运行时间为1959年。灌区主干渠道9条,全长26.5千米, 配套建筑物83座,受益面积1.57万亩。泵站系单级单站,装机4台套,容量460千瓦,扬程22米,流量1.7米/秒,年均提水量330万方,取水水源为兆河。工程与设备总投资324.27万元,在册固定资产304.24万元。现有干部职工14人。
2、存在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水利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灌区水利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总体工程面貌发生了大幅度改观。但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水利的支撑作用和保障能力仍显不足,面上水利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提水抗旱系统有待完善。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骨干渠系淤塞严重,灌区配套不够完善;灌区村办泵站因陋就简,设备严重老化;干渠渗漏、堤身塌方严重,支渠建筑物不配套,渠系水利用率低,不能满足当前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当家塘坝淤塞严重。灌区大部分塘坝存在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容积逐年变小、灌溉调蓄能力弱等问题,造成农田的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效益不能正常发挥。水土保持观念淡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日益增多,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和人为活动更加频繁,在开发建设中乱挖滥弃、任意挖损和占压土地及植被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亟待加强。灌区内由乡镇或村级管理的水利工程因管理经费得不到落实,大多数工程存在设备老化、年久失修等问题,甚至个别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2.2工程管理不顺
管理机制体制不顺。镇、村投资建设的水工程虽然明确村组负责管理,但由于管理没明确到人、报酬没得到落实,导致管理单位形同虚设、工程无人管理的局面。乡镇虽设有水利站,但由于改革未完全到位,人员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在乡镇还要兼顾许多地方行政工作,加上管理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水工程管理缺乏监管,设施破坏严重,维修不及时。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没有专管机构,缺乏后期管护,责、权、利不明确,表面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形成政府建成后管不了、群众使用又不管的局面,导致设备提前老化,水利工程失修,利用率降低。灌区改造项目一次性建成后,部分群众仍把渠道的管护和设备维护依赖于政府,出现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当家塘因管理体制不顺、手段落后,导致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形成管理死角。人为破坏现象增多。乡镇争取了项目或按照上级要求,挖沟排渠,兴修水利,但待检查验收后,部分群众把沟渠进行填复,开荒复垦;有的因沟渠不方便其进地作业,干脆把自己责任田路口沟渠填平;有的把秸秆等填入排水沟,出现了“年年挖沟,年年填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排涝;个别地方规划的生产路也被群众慢慢地侵占,影响了群众生产耕作。抗旱站变压器被盗事件连年发生,灌区抗旱设施毁坏严重,甚至遭受到暴力性抢夺,出现了个别“空壳”泵站现象。水利建设意识淡薄。由于水利设施发挥效益具有季节性、不确定性,加之农村大量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致使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感不强。另外,乡镇每年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资金紧张也影响了乡镇的积极性,部分干部认为兴修水利的主体应是农民群众,“谁受益,谁投资”,政府只能是引导鼓励;而大多群众认为修水利是政府的事,与他们无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取消农民义务工,群众“力不出,工不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管不问,乡村干部群众在挖沟修渠时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食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x VIP
- 2025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考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敕勒歌 钢琴谱五线谱.pdf VIP
- T_ZZB 3449-2023 低压陷滚动阻力节能钢丝绳芯输送带.docx VIP
-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微专题106讲》93.有心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及四大应用.docx VIP
- [童年练习题目.doc VIP
- 儿歌欣赏《爱我你就抱抱我》.ppt VIP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pptx VIP
- 最新供热空调设计实用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