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安徽地理 一、概述 二、自然条件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四、城市化和产业转移 一、概述 1、地理位置 位于祖国的东南部,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流域,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大约在北纬29°41′ ~34°23′,东经114°54′ ~119°37′之间。四周同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六省毗邻。 甲 乙 合肥市 江苏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江西省 浙江省 300N 340N 长 江 淮河 350N 据图试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谈谈我省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距长江三角洲较近有哪些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 (1).从纬度位置看, 全省除淮河以北在暖温带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地处亚热带,光热较充足; (2). 从海陆位置看, 安徽省是内陆省,但距海不远,空气湿润,降水较为丰富。 光热和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 (3). 距离长江三角洲较近,可以承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安庆 阜阳 蚌埠 长江 合肥 南京 芜湖 境内 北有陇海铁路, 东有京沪铁路, 西有京九铁路, 中有宁西铁路, 南有沿江铁路穿过, 又有长江、淮河横贯东西,经江苏、上海通向海洋,水陆交通较为便利,又能江海联运,极大地方便了本省同沿海省市和国外的经济联系,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 交通: 3、人口密度和人口 分布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较大,2000年,平均每平方千米约为429人,远远高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34)。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衡,淮北平原和长江沿岸平原人口稠密,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二、自然条件 1 、地形:平原、丘陵、山地相间 读“安徽省地形和水系”图,说出我省从北向南有哪几大地形区,找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最高峰,以及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 简述安徽省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特征: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或南高、北低) 地形多种多样, 平原、丘陵、山地相间分布 淮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大别山区 皖南山区 2、气候:温和湿润的过渡性气候 说出安徽省跨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其分界线大致通过哪里。 温带季风气候 淮河 亚热带季风气候 秦 岭 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是多少,哪些地方年降水较多,哪些地方年降水较少。 降水分布特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在700~1700毫米之间。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我省中部江淮丘陵地区。年降水的分布具有南多北少,山地多、平原和丘陵地区少的特点。 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因受地形影响,成为两个多雨区。我省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各地相比,淮河以北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于长江以南。 旱、涝灾害:旱、涝灾害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性最大,有些年份旱、涝交替发生。造成我省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梅雨(夏初、6月份)、伏旱期(盛夏、7 、8月份)的长短或梅雨量的大小,对我省旱、涝影响最大。因此,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选用抗旱耐渍的作物品种非常重要。 主要气象灾害 3、 河湖众多 安徽省境内地形复杂,气候湿润,因而河道纵横,湖泊众多。 认识出长江、淮河和巢湖。 长江 长江是流经我省的最大河流,呈西南-东北流向,在我省境内干流长约400千米,属长江下游一段。此段长江江阔水深,流量大,水流平缓,因泥沙沉积而形成许多江心洲。 淮河 长 江 巢湖 分析淮河流域多发生涝灾的原因?如何治理? 4、植被 安徽省自然植被具有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特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落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大别山地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垂直分布。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发展条件:临江近海、紧邻长三角、东西部经济结合部、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大。 1、农业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南稻北麦 地位:水稻和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首位。 分布: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广大地区。 小麦:分布从南到北种植面积逐渐加大。 成因:水稻:巢湖周围和长江干支流沿岸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热条件优越,耕地以水田为主。 小麦:淮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以旱地为主,利于机械耕作。 经济作物和林果 棉花:地位:是我省首要的经济作物。 分布:长江沿岸平原和淮北平原。 成因: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南缘,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多沙壤土,适宜种植棉花。 茶叶: 地位:是全国重要的产茶省。茶叶不仅产量大,而且以品质优良著称。 分布: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 成因:温湿多雾,排水良好,有利于茶树栽植。 油菜: 地位:是我省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