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全民经济发展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乡全民经济发展计划

区乡全民经济发展计划 文章导读:强化责任分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做好《纲要》的组织实施,严格制定实施方案,把规划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分解成年度工作计划、专项规划,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全区上下、各套班子、各镇街、各部门要进... “十二五”时期,是国务院支持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第一个五年、是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和人民生活“三个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更是建设“五大基地,一座新城”的攻坚时期。从区实际出发,科学编制和实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我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有效应对金融危机,较好地完成了规划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期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比年增长4.3倍,年均增幅39.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8:79:17.2,确立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万元,比年增长3.5倍,年均增幅35.5%;全区工业总产值658.4亿元,比年增长9.2倍,年均增幅59.2%;地面财政总收入15.1亿元,比年增长5.9倍,年均增幅45.9%;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超过百亿元,五年累计达 502亿元。 (二)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期间,我区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进,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双轮驱动,火炬()产业区和工业园区不断拓展,隧道、大道、大桥等桥、隧、路陆续建成通车,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区域路网骨架,电力、供水、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主要市政配套工程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文教园区初具规模,论坛会址、大校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工业集中区、文教区、新城起步区为主体,“东拓西展南接”的城区总体框架。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交通难、住房难、就学难、就医难的破解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失地失海农渔民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扶贫济困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实施本地人员就业社保差额补贴等举措,切实为农民减轻了负担。生态环境建设持续进步,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文明城区顺利通过验收。 (四)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9亿美元,友达、冠捷、宸鸿等一批台资龙头企业入驻。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年接待人数突破180万人次,五年累计交易额达20亿元。文化和民间交流全面开展,成功举办世界金门日大会和第八届世界联谊会(大会)。吕塘戏校、象棋代表队、宋江阵剧组等多次赴东南亚、台湾、金门演出交流。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继续加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不可避免,这将为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提供重要契机。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且进入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以及国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为加快经济转型与升级创造了条件。 从两岸关系看,ECFA成功签署并生效实施,标志两岸步入和平发展的新轨道,两岸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交流更加直接,文化、体育、艺术和教育等人文要素交往更加密切,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省加快建设西岸经济区,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深化落实,区域经济合作正向纵深推进。 从市情看,国家赋予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包括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市将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都将为区未来发展提供有利平台。 从自身来看,随着隧道的开通、高铁的通车以及国际机场的启动建设,区的对外连接网络将更加丰富便捷。还拥有可以承接重大产业项目转移落地的空间,以及岸线、山水和海岛等有待开发的丰厚自然资源。 “十二五”期间,区虽然总体上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各区之间乃至兄弟省市之间资源、人才、市场等要素竞争日益加剧,可用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仍然有限等,将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经济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城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