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优质课j教案:《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优质课j教案:《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燃烧与灭火》一节内容包含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来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等。这些内容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这一节内容对于整个初中化学教材来说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又对后学知识起着一个铺垫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二、学生分析
通过小学自然课的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宣传、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第二单元有关氧气性质的学习,学生已对燃烧和灭火等常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燃烧发生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还不清楚。学生知道可以用水、灭火器灭火,但经历过火灾场面的学生没有,使用过灭火器的学生也没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将主要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燃烧发生的一般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并通过视频材料还原危险火灾现场以帮助学生了解火灾及自救办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及燃烧发生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a.知道燃烧的概念,能识别一般情况下的燃烧现象;
b.能通过探究活动归纳出一般情况下燃烧发生的三个条件;
c.能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相关探究活动推论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并能解释常用的灭火方法中所包含的灭火原理;
d.了解不同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a.能看懂周围某些场所设置的安全图标;
b.能提出哪些地方还应加贴何种安全图标的建议。
3、通过活动的探究,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4、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学会意外事件的处理和自救。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灭火方案的设计。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多媒体
1、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图片;?
2、视频材料1——火的利用;
3、视频材料2——灭火自救。
七、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提问:同学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欢欢的原型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火娃。
2、导入:同学们说得对,火娃象征奥运圣火,而火是物质燃烧中伴随的一种现象。每一届奥运会开始之前都要进行奥运圣火的采集和传递,人们为什么会崇拜火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以下人类利用火的历史吧!
3、视频材料1——火的利用
讲述: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料反应的历史。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观察到多起燃烧的现象,如木炭、红磷、硫、铁丝等都能在氧气中燃烧。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从化学研究的视角,即发生燃烧的反应物、反应条件、产生的现象及反应类型等对燃烧作进一步的认识。
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板书: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活动探究 1
?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实验7—1],完成下表并讨论以下问题::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②、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③、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燃烧的条件:
l 可燃物
l 氧气
l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归纳:燃烧的概念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一定会燃烧;
2.把木炭放入氧气中就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3.凡是发光发热的变化就是燃烧。
过渡讲述:
燃烧给人类带来温、美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给社会带来了不仅的能源和动力,但一旦失控,就会带来灾难。
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如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学生代表归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方法
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活动探究2
教师演示实验:三支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何不同?
学生通过观察完成下表:
?
第一支蜡烛
第二支蜡烛
第三支蜡烛
现? 象
?
?
?
分? 析
?
?
?
讨论:实验中三支蜡烛燃烧的现象为何不同?
通过讨论归纳灭火的原理:
l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l 隔绝氧气
l 使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