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祝福”在今天.doc
“祝福”在今天
我的故乡安昌是目前绍兴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江南古镇,可以说就是鲁迅笔下鲁镇的真人版。
安昌离绍兴城其实很近。镇东面的西扆山,古时称为涂山,相传是大禹娶妻及会诸侯之地。而安昌之名得于唐末,钱鏐平董昌之乱曾屯兵于此,此后便以“安昌”二字命名之。
鲁迅先生的《祝福》对于现代人而言是遥远社会的一个缩影,又似旧历新年最后一声爆竹,遥远而模糊。然而对于生活于绍兴这片古老土地的人们,祝福是每年年终都会上演的神圣仪式,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小镇的过年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送灶神开始的,灶神被好好地供奉一番,带着凡人“上天奏好事”的期望,飘飘然离开了驻守了一年的人间。母亲在供奉的时候,总是念念有词地对灶神说:“上天一定奏好事啊”。想来灶神在人间一年也是孤单的,身边没有可以攀谈的神仙朋友,好不容易回趟天界,还要忙着向玉帝述职,为人间的凡人说好话,正应了绍兴人的一句老话:年初一忙到年三十,一天不得闲。
送完灶神,二十四日是杀鸡、宰鹅的日子。鸡、鹅是祝福必不可少的牺牲,对于这些牺牲人们却另有一番庄重。鸡血、鹅血必须留作祝福时用,甚至于褪下来的毛也要等祝福完后才能再作处理,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是对神的亵渎。人们的这种慎重也许是一种希求圆满的愿望吧,或是凡人要告诉神灵们自己最大的真诚与竭尽的孝心。依照旧俗,腊月二十五日是万万不可杀生的,但是现在除了我奶奶这样的老古派还忌讳外,母亲这一代人显然已经毫不在意了。
对于传统,现代人似乎在坚持旧俗与做出变革中难以取舍,因而往往表现得似是而非。从幼年时代开始的耳濡目染使小镇的人们天然地对神灵有一种畏惧之心,而现代教育又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种执迷,两股力量的交织使传统出现了某种变异。人们既小心供奉,又似乎不以为然,最终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中庸中坚持着传统。当然,害怕灾祸的降临,祈求福禄富贵在其中起到了最大的支持作用。这种坚持不免有其庸俗的一面,但是能够坚持这种传统却另有一番功绩。
挑选祝福的日子又别有一番趣味。往往除了年三十那一天,剩下的几天都会被传说成“黄道吉日”。倒并非人人都会如此认为,只是各种版本的传言太多,一个说“二十五、二十六除外,其他几天都不好祝福的”,而另一个会说“二十五、二十六不好,还是二十七最好”,终于各种版本汇合,每一天都是祝福的好日子了。因而从二十五日开始也就爆竹声不断了,天天有人家祝福。
祝福实在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要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鸡、鹅、猪肉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年糕、粽子也是必备的。中国的传统是端午节吃粽子,但是在绍兴端午节的粽子不如过年的粽子来的要紧,因为是神灵的祭品,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少的。近百年来,祝福的祭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唯一增加的是水果,苹果、橘子、梨、桂圆、香蕉等常见水果都可以摆上桌,唯一的忌讳是所有祭品的总数一定要是偶数的。祝福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时间段比较集中,早晨五更天和傍晚时分。虔诚一些的人家是必定会选五更天的,正如鲁四老爷家必定是早起祝福的,这才是最大的诚意。然而时代毕竟变了,人的虔诚被磨掉了些,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五更天的祝福无异于一宿无眠,现代人没有十足的虔诚来维系这份操劳。因而傍晚时分也就成了祝福最热闹的时候,夜幕下垂时分,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天际,天地圣众们带着几分醉意在爆竹声中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间大地。
祥林嫂想替鲁四老爷家摆祭品而不得,可见当时的人还是深信祝福的神圣。实在,这个祭品的摆放还是非常讲究的。大门四开迎接福神,一张八仙桌稳稳地放在堂屋正中央,八仙桌朝大门的一端放上一对一斤重的蜡烛,另加香炉一个。桌子正中央就是鸡、鹅、猪肉,这是祭品中的重点,鲁迅先生所言胡乱插在牺牲上的筷子自然还是要的,并缠上鸡肠、鹅肠。人们还会煞有介事地放上一把菜刀,供神灵们切福礼之用。凡人有时也过于迂腐了一些,神灵岂能像凡人这般无能,吃个鹅还要用菜刀切啊。但是放上冷粽子、冷年糕这些祭品的凡人又把神灵的神通考虑到了,他们思量着既然是神也就不必跟凡人一样吃热的了。人们有时候的逻辑是可笑的,对于生活中的自相矛盾又往往是不自知的。有时他们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揣度神的世界,有时又以异于凡人的神通来看待神灵,这些神灵也就在人与神之间游走了。
酒在任何的祭祀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祝福自然也少不了酒。八仙桌朝里的一端会一溜放上十二个酒盅,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份。如果来年是闰年还得放上十三个,因为在农历里闰年就是多一个月,一年也就有了十三个月。几百年下来祝福的仪式基本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女人们将一桌祭品摆放好,点上蜡烛,燃上香,请出自己的男人来拜神,照例女人是不可拜神的。习俗毕竟是习俗,固有的规定性与约定俗成是不易改变的,些许的改变还是无法与总体的沿袭相抗衡。
祥林嫂对于鲁镇的人而言应该是一个“外来者”,一个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