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施工涌泥处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隧道施工涌泥处理.doc

浅谈隧道施工涌泥处理   摘要:介绍贵都高速公路木垴山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涌泥情况和针对其采取的涌泥处理技术措施,并给出涌泥隧道设计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希对各位隧道同行有所借鉴和启发。关键词:涌泥、处理、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 、工程地质:木垴山隧道全长1910m,是贵都高速较为关键的控制点之一。地层岩性以碳酸盐为主,主要不良地质为岩溶。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山坡坡度一般在50°~60°,山高坡陡,沟谷呈V型峡谷。地层岩性以志留系、泥盆系砂岩、粉沙岩、泥岩、页岩为主,岩石软硬相间,主要不良地质有滑坡、危岩与落石。在第三纪~第四纪呈掀斜震荡运动,铸就了形态、类型复杂多样的褶皱、断裂构造景观。   (1)褶皱:都匀向斜。位于杨柳街~都匀一带,轴向南北。核部为三叠纪地层,两翼为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岩层倾角一般为35°~55°,线路仅位于其西翼部位。   (2)断裂:路线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按走向分为NE、SN、EW向三组。地貌上常形成沟谷峡谷、陡壁和等负地形。   2、气象、水文本项目区域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山地比河谷洼地气温偏低,雨水充沛。年均降水1448.1mm,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的55%~60%;年均气温15.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5℃,极端最低-7.9℃;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高34.4℃。沿线河流主要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均为山区河流,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随季节动态变化。枯水期水量较少,雨季明显增大,在连续降雨后可爆发山洪。   二、涌泥情况木垴山隧道进口端开挖至左线掌子面ZK211+573出现较大范围突泥,涌泥突至洞口ZK211+525处,涌泥从掌子面向洞口方向突出距离约50米,涌出量约3000立方米,在ZK211+563~ZK211+589拱顶正上方地表处塌陷一较大坑洞,长度约25米,宽度约22米,最大塌陷深度约15米。该隧道纵向地表有一沟壑,该沟壑在ZK211+573与隧道斜交,交角约20°,该隧道自进洞至目前掌子面,右侧一直为溶蚀填充段,填充物为黄色泥夹较大孤石,其余大部分洞体为较完整的弱微风化白云岩。该段设计支护类型为:ZK211+573~ZK211+575为Ⅳa级支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V级支护,该段最大埋深为36米。   三、涌泥处理措施   一)地表处理   1、做好地表的防排水工作:沿坑洞四周设置截水沟。由于坡体地表水较为丰富,水对坡体稳定影响较大,因此在边坡前缘设置M7.5浆砌片石截水沟,排除地表水,要求截水沟与地表接触处无裂缝产生。   2、对塌陷周壁进行挂网锚喷防护30cm,锚杆长6m,环向间距约40cm,实际施作时锚杆方向应根据岩体节理面产状确定,以尽量使锚杆穿透更多的结构面为原则其余参照仰坡支护。坡口往后20m范围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注浆深10m。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壁厚3.5mm,长350cm的热轧无缝钢花管,钢管前端呈尖锥状,尾部焊上Φ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6mm压浆孔。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注浆参数可通过现场试验适当调整。注浆参数如下:   (1) 水泥浆水灰比:1:1   (2) 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模数:2.4   (3) 注浆压力:0.5~1.0MPa。   3、对塌陷坑洞底进行注浆固结,注浆采用深层加固,深层注浆,注浆至上段断面开挖路面高程,注浆加入速凝剂。   4、对塌陷坑洞用粘土进行夯实回填,进行密封处理。   5、对回填夯实后的地表再喷射10cm混凝土进行地表密封处理,防止地表水下渗。   (二)洞内涌泥处理   1、对洞内涌泥进行清除,在清除过程中若发现涌泥滑移,即停止清运,并对涌泥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并采用注浆固结﹙采用Ф42小导管注浆处理,L=500cm,间距100×100cm,梅花形布置,纵向搭接长度1m)。   2、固结后继续清除,依次清运、固结循环进行(进尺4米),当清除至掌子面约5至10 米时留核心土,用砂袋码砌反压。   3、在掌子面ZK211+573(若初支破坏,从破坏处开始)采用双排Ф42小导管超前支护,每环长9m,搭接长度3m,外插角度4°;超前注浆小导管配合超前支护使用,L=500cm,环向施作在超前支护空档内,外插角45°,搭接长度2m;以上工作完成后开始洞身开挖和初期支护,其支护参数为:洞身开挖时,每循环开挖进尺50cm,先初喷5cm混凝土,挂双层Ф8钢筋网间距20×20cm架立刚拱架,再喷26cm混凝土。工字钢采用20b工字钢,间距40cm。采用Ф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50cm,型钢内外双层布置。系统锚杆采用D25中空注浆锚杆,L=500cm,环、纵向间距80×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