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懿荣金石文字学著作郄视.doc
王懿荣金石文字学著作郄视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兴起于北宋时期的金石学,发展到晚清,已经冲破了单纯收藏、研究钟鼎彝器、碑碣石刻的狭小范围,进而扩展到兵器、钱币、玺印、封泥、陶文、砖瓦等其它方面。开这一风气之先的首推山东潍县陈介祺。而王懿荣则紧跟其后,被誉为近代金石文字学的泰斗人物。
王懿荣(公元1845-1900)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晚号养潜居士、直庐花衣、山东福山县古现村人。清光绪六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讲、侍读、日起居注官、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山东、京师团练大臣、赠侍郎衔。谥号文敏,《清史稿》有传。十九世纪我国著名金石学家、鉴藏家、书法家,甲骨文的首先发现者、断代者,爱国志士。
幼承家学
王懿荣出身于世代官宦的书香家庭。“列翰林者先后五代”。在清朝二百多年里,王氏一族就出了六名翰林、二十五名进士,五十八名举人,五十八名优、拔、副岁贡生,三百五十七名庠生,可谓科第绵绵,堪称佳话。
王氏家族不但世代为官,而且是诗书传家的著书立说的世家。王懿荣的先辈们,熟读经史,学向渊博,皆有著述行世。他的七世祖王久任研究《易经》很有成就,“善程朱传义”。曾设教于村西磁山涧阴主庙之别墅,“一时习《易》者宗大”,影响深远。立馆以传《易》为事,直至终老。
九世祖王骘,博览群书,究心于经世致用之学。行世有《养素堂文集》八卷、《大司农秦疏》一卷。王骘还与同芭鹿兆甲等人合纂〔康熙〕《福山县志》十二卷。该志后入选《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王骘官至户部尚书。
王懿荣嫡十世祖王,酷爱图书,“每弃产购书,丹黄骘”,且善诗、古文词。“诗古体宗萧选,近体宗盛唐,古文词简严有义法”著述有《王太常集》两卷,是后人为其所广摭诗文集,“工八法,为世人所称”。王官至太常寺卿。
十一世祖王柔,幼从同邑进士刘元声习经史,深得其中奥旨。“行文有奇气”,著有《东牟奏议》八卷。王柔官至布政司使。
王检,酷爱读书,经传洽熟。文章出庐陵,晚年尤喜陆贽.著述有《西园集》、《西园奏疏》。王检官至湖广总督。
王懿荣十一世祖王从绳四弟王棫,长于文笔,著有《秋灯夜话》十八卷,汇录记载了许多轶闻趣事。曾受到大学士纪昀(晓岚)称赞。此书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积翠山房刊本,嘉庆十七年(1812)刊本,道光八年(1828)补刊本等。
王懿荣十二世祖王景绪,通经术,擅诗文。著有《周易遗》及《曜圃诗集》。
祖父王兆琛是经魁、进士、翰林,精于经史,尤长于文字音韵学。在公务之余,致力于著书立说。他著有《经义测海》、《正俗备用字解》、《重韵辨义》、《御史奏义》、《巡抚奏议》、《眄堂书屋文集》等传世。王兆琛官至山西巡抚。
王懿荣父亲王祖源,拔贡出身,一生以道德文章而著称。他编刻书籍甚丰,有《天埌阁丛书》以惠后学。
在王氏家庭中,还有一位著名女学者,他就是王懿荣从祖姑王照圆。王照圆(1763-1851)字瑞玉,号倇佺。她的丈夫是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王照圆一生著述甚丰,有《列女传补注》、《列仙传校注》、《梦书》、《闺中文存》等。当时流传把她比成当代李清照,有“高邮王父子(王念孙与王引之)”,“栖霞郝夫妇”之说。
王懿荣就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成长。说他家学渊源,决非溢美之词。
二、《南北朝存石目》
《南北朝存石目》是十八岁的王懿荣于同治元年(1862)开始编撰,至到光绪七年(1881),历经十九年才得以完成的一部金石学著作。在成书期间,得到很多学者、名流对该书的编撰给予热情的关怀与帮助,此书的价值与学术内涵都是相当高的。帮助与商榷、校正的学者、名流是:山东胶州匡源,字鹤泉;江苏吴县潘祖萌,字伯寅;江苏江阴缪荃孙,字炎之;山东潍县陈介祺,字寿卿;山东诸城庠生尹慈经;浙江会稽赵伪叔;江苏吴县吴大澂,字清卿;河南光山胡义赞,字叔襄,号石查;直隶大兴孙问羹;安徽铜梁王孝禹;浙江永明周季;浙江会稽人章硕卿;安徽歙县鲍康等。
此书的手写本格式也很特别,每纸的左方都空了出来,以备以后的更正与补充之用。以此可见王懿荣在治学方面严谨,精益求精。
《南北朝存石目》其特点是条理清晰而详尽。存石分四大门,皆按年代、年月日的次序录入,其时代的先后明了可见。没有年月者,则按出土地点及字迹以定朝代,然后按类附之于后。其类分朝代残字类、年月日残字类、时事类、官秩类等共计四十六类(“分录类”以小字列入,引文中略去)。其分类的细致入微也足见王懿荣的金石文字学的功底。各类仍列于四大门的朝代之后,不再另列门目,既可以避免重复,又无疏漏。其次,著录中有需说明的问题,加以小注说明,使之更为完善。还有,非碑属列入记类,不蹈袭前人之误,归类更为科学。
该分类录例之下为不录例,石亡文存者,不录。金文不录。“原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