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合潜流人工湿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结合国家水专项“典型北方缺水城市湖泊水质水量保障与生境改善技
术”,进行了污染河水的处理研究。针对污染河水中营养盐浓度较高的特点,选
择垂直潜流湿地(VF)与水平潜流湿地(HF)串联的组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不同进水水质及运行水位对炉渣基质VF.HF组合潜
流湿地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②不同基质及不同串联方式组合潜流人工湿地系
统对污染河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③组合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沿程变化和降
解动力学,④炉渣基质VF和HF处理单元的水力学特征。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处理效果均较好。当进水COD、N磁-N、NO;-N和TP浓度为100
mg·L~、8mg
.L~、16
mg·L~、1.5mg·Ld时,炉渣VF.HF系统对以上污染物质的平均去除
率分别为98%、72%、54%和85%。炉渣基质VF—HF湿地系统内水位改变时,
出水有机物和磷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第一级VF单元落空运行以前炉渣VF—HF
系统湿地系统N磁-N去除率为60%左右,落空后N磁-N去除率达到了90%左右。
(2)对沸石基质和炉渣基质HF.VF组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表明,基质类型对COD、NH:-N、NO;-N和TP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沸石基质
HF.VF系统对COD、NO;-N和TP的处理效果好于沸石系统。沸石基质及炉渣
基质HF.VF系统出水DO和T均为O.8
mg·L。和18℃。基质不同对HF.VF湿地
系统出水的DO和水温基本没有影响。
(3)组合方式对潜流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VF处理单元前置时,
两种基质VF-HF组合湿地系统COD去除率均在95%以上;HF处理单元前置时,
两种基质湿地系统COD去除率均在85%左右。沸石湿地系统中,当VF段前置
除率为87%。炉渣湿地系统中,VF段前置时,VF2.HF2系统N日-N去除率为
水平潜流前置HF.VF系统的N磁-N去除率更高。不同组合方式条件下,湿地系
统的NO]-N去除率均在75%-80%之间。沸石基质湿地系统中,当VF前置时,
时,HFl.VFl系统TP去除率为66%。
(4)炉渣VF和HF处理单元的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水位为75em、60em、
45cm的VF处理单元及水位为75em的HF处理单元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
5.5h、27.5h、12h和87.7h;但理论水力停留时间均为55.8h。
(5)对组合湿地系统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潜流湿地系
系统内NH:-N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降解系数K为一0.4982。沸石
VFl.HFl系统内NO;.N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系数K为.0.4114。
关键词:组合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变水位,水力停留时间,污染物降
解
2
The ontreatmentof I I utedr ver
study po i water ri d
byhyb
sub—surfacefl OWconstructedwetI ands
ABSTRACT
Thisresearchwas the Scienceand
sponsoredby projectof‘‘Major Technology
forWaterPollutionControland the testWas
Treatment’,and
Program pilot performed.
Afterthe nutrientconcentrations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禽流感病毒elsa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重组核蛋白粘膜免疫研究.pdf
- 禽流感病毒h92亚型和鸡毒霉形体hs株主要抗原性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pdf
- 禽流感病毒基质白m1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 禽流感病毒ns蛋白抗原表位不同筛选方法的差异分析.pdf
- 禽病原性大肠杆e058株iucd、ftsk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评价.pdf
- 禽白血病快速诊方法的研究.pdf
- 禽腺病毒hexn基因克隆表达及间接elisa和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 禽网状内皮组织生症病毒env基因蛋白抗原的表达及其检测应用.pdf
- 禽致病性大肠杆强素力岛缺失株的构建及致病力评价.pdf
- 禽致病性大肠杆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的分子流行病学及hpi irp1细胞表位作用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