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林坪隧道监测结果回归分析与应用.doc
华林坪隧道监测结果回归分析与应用
摘要 为了进一步掌握甘肃地区黄土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本文对兰州市南山路华林坪隧道围岩变形的长期观测所得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统计分析。使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回归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地区黄土隧道的围岩变形规律与对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吻合。该结果将为二次衬砌作业的施作时间提供科学的指导,使工程质量与生产安全得到保障。
关键词 黄土隧道监控量测 回归分析 变形规律
中图分类号: TU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Monitored Data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Hualinping Tunnel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formation pattern of the loess surrounding rock of tunnel in the Gansu region, the deformation data have been regression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arison of exponential functions and logarithmic func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have been applied on the monitored data.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function of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unnel is similar to the results from logarithmic function. The results can be treated as good scientific instructions to the second lining and further guarantee the project quality and safety production.
Key words: loess tunnel,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regression analysis, deformation pattern
1 前言
华林坪隧道位于兰州市南山路五泉天桥至工林路段华林山,隧道左线全长729m , 右线全长714m,为双洞四车道隧道。华林坪隧道左右线最小净距为24.8m,最大埋深为54m。该隧道暗挖段地表分布有大量民房,Nzk13+387里程处有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楼房不进行拆除。隧道穿越华林坪高阶地,地貌单元上属黄河南岸Ⅳ级阶地,沿线地层结构较简单,洞身段地层主要为素填土(Q4ml)、黄土状粉土(Q3al+pl)、粉土(Q2al+pl)。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在90~150Kpa之间。场地内土层湿陷性系数较大,具有强烈自重湿陷性[1]。
在隧道开挖以后,对围岩设置了监控量测系统,以掌握围岩的变化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参数来指导施工,为确保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并为后续工序的施作提供合理的时机指导。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华林坪隧道左线围岩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回归统计分析。
2 监测总体方案
2.1监测系统及内容
图1 测点布置示意图
监测系统包括净空收敛、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等项目。其中收敛项目采用了SWJ-Ⅳ型收敛计,量测精度为0.01mm;下沉项目采用了AL422水准仪配合有尺量测。在隧道初期支护施作完毕后,立即于左线隧道最大开挖线两侧埋设了两个净空收敛监测点,于拱部埋设了三个下沉监测点,以对该阶段隧道净空收敛和拱顶下沉进行监控,测点布置图如图 1 所示。
2.2监测断面布置
沿隧道纵向,目前在隧道的洞口段与洞身段根据围岩等级变化情况共设置了四个监测断面。洞口段两处,距洞口5~10m埋设第一个监测断面,里程分别位于Nzk13+030、Nzk13+035,埋深约9m;洞身段应当每50m布置一个监测断面,故断面分别位于Nzk13+060、Nzk13+110处,埋深约40m。
2.3观测结果汇总
按照下表1所示的监测频率对洞口和洞身的4个断面进行了监控量测,其中收敛量测的主要成果见表2。
表1 监控量测频率
2 净空收敛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5B时
表2 收敛变形成果表
3 监测回归分析
为了对华林坪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进一步研究,对各监测断面收敛量测的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由于量测数据的偶然误差所造成的散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