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h硫和氮的氧化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h硫和氮的氧化物.ppt

③实验室制备 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三、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1)SOx、NOx的来源:石油和煤等燃料燃烧的 产物、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 (2)危害:a、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道 疾病,严重时致死 b、形成酸雨(PH5.6),破坏生态环境 (3)防治措施:a、工业废气必须回收处理 b、机动车尾气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c、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环境管理。 酸雨的形成: 石油 煤 金属矿物 燃 烧 CO2 SO2 NOx 雨水. 霜. 雹. 露 等 我们将PH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酸雨的形成原理 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正常雨水的 PH值在5.6左右,然而,当空气中大量N和S 的氧化物随雨水降落下来就会使得雨水的 PH值小于5.6而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主要有: 1、对人体的直接危害,首先是它的刺激性,其次是它会 形成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其毒性比SO2大,能浸入人的肺部, 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生长,在水中当pH值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难以生存;当降到小于5时,各种鱼类和两栖动物及昆虫、水草及浮游生物面临灭绝。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4、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5、渗入地下,可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后的地下水中铝、铜、锌、镉等对人体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会偏高。 乐山大佛遭受酸雨腐蚀 左侧图片摄于1908年 右侧图片摄于1968年 被污染的树叶 酸雨的危害 我国的酸雨主要为硫酸雨,其发展速度很快,在23个调查的省、市及自治区中有20个出现过酸雨,有不少地区的酸雨已相当严重且逐年增加,据2001年4月9日南京晨报报导: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讲我国相当多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超标,酸雨区面积为国土面积的30%,全国七大水系中有1/3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 如何控制酸雨? 1、改善燃料种类,积极开发新能源; 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如选洗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排放的烟进行处理以回收SO2. 3、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 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中1983的主题是防治酸雨 资料卡片: 防治酸雨的措施? 思 考 ? 煤中含有S,燃烧时会产生SO2排放到空气中去污染空气,请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合理方案来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量,并写出有关方程式? SO2 + Ca(OH)2 = CaSO3 + H2O 2CaSO3 + O2 =2 CaSO4 往煤中加石灰—Ca(OH)2,煤燃烧产生的SO2和石灰产生反应生成CaSO3, CaSO3再被氧化成CaSO4,从而减少了SO2排放量,主要反应为: 方 案 ! 3.一个城市的环保部门采集了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段时间 测定一次pH值,其结果如下: 1.请你写出酸雨开始呈酸性的化学方程式. 2.这种雨水的pH值逐渐减小,其原因何在? (提示: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和酸性强弱方面考虑) 测试时间 0小时后 1小时后 2小时后 4小时后 5小时后 雨水的pH值 4.74 4.63 4.57 4.53 4.5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O2+H2SO3= H2SO4 空气中的氧气在灰尘等存在下能够逐渐将水中的H2SO3 氧化成强酸硫酸. * * * * * * * * *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 1.来源: S + O2 SO2 点燃 煤等含硫燃料的燃烧、工业 废气、火山喷发等. 易溶于水 SO2 颜色状态 气味 密度 毒性 沸点 水溶性 无色气体 刺激性气味 密度比空气大 有毒 易液化 2.物理性质 设计实验目的: 探究SO2在水中的溶解性 实验仪器和药品: 带橡胶塞的试管(充有SO2)、水槽(盛水) 实验结束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避免实验功亏一篑 温馨提示: 设计实验目的: SO2和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供选择的仪器及药品: 试管(SO2水溶液)、空试管、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氢氧化钠溶液等 SO2 +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